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谈煤矿安全生产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8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谈煤矿安全生产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要求,生命的存在原则首先是安全,人类处在其生存环境中,只有在安全条件下才能生存发展得好。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安全防范无处不在,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在追求人类安全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安全理念以及安全行为标准的总程。它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乃至安全法律、安全措施等有着深刻广泛影响。

      安全生产关乎每一个行业,安全事故一直是煤矿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安全文化这一项工作来影响人的行为中枢,才能大幅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导致事故频发的原因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发生安全事故的比例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太大。在煤矿,事故正处于多发状态,事故频发一直是煤矿行业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2006年,煤矿企业共发生重大事故237起,死亡1072人,特大事故39起,死亡744人,乡镇煤矿发生各类事故2149起,死亡3431人。其实,导致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不为乎有以下几种:

      (1)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这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在,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部分官员的官僚主义、局部利益驱使,对上级的有关决定、决议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

      (2)技术水平低,设施落后。一些乡镇煤矿设施简陋、技术装备不到位,工人的技术水平低下;

      (3)利益驱动非法生产;

      (4)员工安全间识不强,违规操作。由于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漠视安全规章制度,贪图一时的方便而违章作业;

      (5)综合性的:如安全管理混乱,违反三大规程的规定;重生产、轻安全,监督监察不到位,政府部门未能严格履行职责等。

      以上种种原因归结到一点,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只讲生产不讲安全,以利益为主,缺乏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

      二、企业安全文化是解决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高速的经济发展很难避免工业事故的增加和大范围波动,这是一种安全生产困境。当前,我国正处在这种安全生产困境中,如不特别注意防范,伤亡事故就会特别巨大。而另一方面,人们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价值观,企业内缺乏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这就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以有助于解决当前的安全生产困境。

      1.解决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作为人类安全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人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除加强传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外,还必须从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安全工作。正如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的徐德蜀教授所讲:安全文化才是解决我国意外伤亡事故的金钥匙;建立和形成珍惜生命、善待人生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安全习俗与行为,是实现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活动的根本所在;养成和塑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安全行为、安全价值观、安全哲学,得依赖于安全教育,依赖于安全文化的传播,受益于安全文化的熏陶。

      从安全生产理论来讲,要搞好安全生产,也首先必须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的工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系统安全理论认为,对于已经建成并正在运行的系统,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企业管理不善,使工人缺乏教育和训练或者机械设备缺乏维护、检查以及安全装备不完备,导致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体现企业中全体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企业安全文化包括保护员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既包括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条件的作业环境,也包括员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因素。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人、物、环境等各个方面,与企业的理念、价值观、氛围、行为模式等内容密切相关。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安全认识的导向、安全思维的启迪和开发、安全知识的传播、安全生产的保障和动力等几大功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挥安全文化的功能,控制人的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发生。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把安全文化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实践中去,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和工作规范;培育企业员工的安全理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保护人身健康、尊重员工生命的文化氛围,提高管理绩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3、企业文化建设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近年来人们对安全管理方式与制度的创新,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科学。从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它具体包括以下价值目标。

      (1)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员工有什么样的安全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与行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价值观不仅影响其行为、决策,而且通过言传身教影响每一个员工,使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安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煤矿要求对安全理念渗透“安全十大模式”的宣传教育(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典型案例的反思教育,安全为天的文化熏陶,寓教于乐的活动氛围,见微知著的心理调适,奖惩严明的制度激励,以情感人的亲情触动,,警钟长鸣的安全警示,自保互保的责任体系,六员一防的群防机制)和安全标识配置,使企业内形成浓厚的安全氛围,使员工从视觉上、心灵上与安全文化理念进行全面沟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渗透、扩散、传播、教育,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带着情感抓安全,珍惜生命保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通风员”、“安全第一,超前预防,贯穿全程,关键落实”的安全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全体员工的思想中,建立起科学的现代化安全观念。

      (2)以安全文化进行安全管理。目前,我们还达不到本质的安全化,必需的安全管理手段,需要进行制度整合。要建立安全工作日卡对安全工作进行记录,从经济上与行为挂钩;要制定4E、6S标准,全面执行标准;要建立干部走动式管理和“六预”制度。做到事前控制,事中预防,防患未然,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工作现场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流程、每个工序都处在控制和监督之中,达到管理无死角、无疏漏,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的现场控制。

      (3)提高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安全行为养成、企业文化教育、培训以及安全文化网络的各种措施,使员工熟悉本单位的安全形势、安全规程、规章、安全技术知识、各种设备安全防护、预防事故的措施。途径主要以班前安全活动和强制性72小时培训,从而切实增强员工的素质,提高工作的技能,真正把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中。

      (4)把安全生产落实到人,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机、环境等诸多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目前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物的不安全状态必然存在。但是,预防事故的关键因素是人。据统计分析资料表明,在劳动生产过程中,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人为差错造成的。海因里希在对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预防的范围,是不可预防的,而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安全行为加以预防的。

      把安全行为落实到人,表面看来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运用强制手段直接规范、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但是,一个人的观念和信念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只有员工真正理解并掌握各种安全政策、法规、规范,才能自觉遵循。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使员工的安全信念牢固、安全意识增强,会积极学习和运用安全知识,自然会在工作中遵章守纪,主动减少失误。同时,企业安全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舆论氛围,在企业内形成科学的群体安全行为规范,使员工受到群体规范的约束,而不会冒险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机、物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本质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途径。但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从长计议、持之以恒,通过多种方式使安全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事故多发状态,走出安全生产困境。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话说安全理念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