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浅议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在钻井中的应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31

浏览:(7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浅议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在钻井中的应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针对目前众多行业及钻井企业出现的安全事故提出一种安全管理思路。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其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在钻井作业安全管理中,更要加强和发挥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以达到在钻井作业中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石油钻井众所周知,任何一起安全事故,要么财产损失,要么人员伤亡,给社会、企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给家庭带来致命的打击。就钻井行业而言,安全事故意味着一种灾难,会把所有的痛苦留给家中的孤儿寡母。那么,为何流淌的鲜血仍唤不起人们对安全的觉醒?为何以生命做为代价还不能阻止大众继续奔向灾难和死亡的深渊?人类的生存、繁衍,社会的文明,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果没有安全作为先决条件,没有安全的物质及精神财富为其奠定基础,当代各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全世界人民所有的物质及精神需求,一切都无法实现。

      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文化,它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任何企业文化的发展目的,不能脱离企业管理的目标。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目的,同样是为了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改进与提高。企业安全文化所产生的人文背景会形成和造就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还是执行层,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信念和安全价值观等,都会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是钻井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吐哈钻井三公司巴基斯坦钻井项目部就是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全体中、巴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时空、每一个环节。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有助于增强项目部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在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相比,始终摆在第一的位置。这个“第一”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安全工作高于其它工作。二是在组织机构上,安全部门的权威大于其它部门。三是在资金安排上,安全费用计划和执行程度,重于其它工作所需资金。四是在知识更新上,安全教育优先于其它知识培训和学习。五是在管理举措上,情感投入多于其它管理举措。六是在检查考评上,安全检查评比严于其它考评工作。七是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安全优先。警钟长呜,事故为零。钻井生产现场是完成生产任务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巴基斯坦项目部依据“HSE体系文件”、“GB/T19002—1994、ISO9002”及《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等相关安全生产文件和规定规范,编制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他相应的管理标准。以现场综合安全管理为突破口,狠抓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l 安全文化的概念与认知

      据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丛书(IN—sA -14)中给安全文化的定义是:“安全文化是组织和个人所具有特征和态度的这样一个组合体,它保证作为首要事情的核设施的安全问题受到与其重要性相称的重视。”又有一种定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总之,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一而独立存在的,它事关重大,人、材、物的管理安全至观重要。因此,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同样都是凝聚人心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和推动力,是员工精神、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发展之“宝”。安全文化把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从而提升安全工作的境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于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被动型、经验型的作业驱动型管理,而纳入经营战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创新的效益型、系统型的项目驱动型管理。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安全文化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因此,安全文化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人为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如在钻井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井下因素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2 安全文化的发展及状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同时,它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对于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但是,过去尽管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工业社会还是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痛苦,在经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人们发现,在安全文化提出之前,我们在事故致因的认识中,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这就是: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她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由此,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即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17世纪前有人类远古的安全文化,其特征是宿命论与被动型;工业革命至本世纪80年代,产生了近代的安全文化,具有系统论与经验型的特点;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了现代的安全文化,形成了本质论与预防型的安全文化特征。

      3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的哲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这些无形的高尚境界却都用安全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

      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决不能忽视非生产领域的安全,安全文化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范畴,特别是人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法制观念、安全科技水平等体现了当代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由于经济基础,物质条件、管理方法、科技进步、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对事故和风险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因而使事故隐患仍普遍存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应该是预防事故的高效而明智之举,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必然推动安全生产的发展。

      预防事故和意外灾害的发生是技术问题,是管理问题、是认识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升高,国际钻井市场的急剧变化和发展,钻井施工及作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事故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意想不到的恶果,人们清醒的看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决非是一种简单命令或强制手段就能凑效。I990年前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安全科学方法,1992年我国核工业及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的一些专家也开始探索和研究安全文化。在石油及钻井行业相应的HSE安全管理的理念也相应地迅速发展并逐步完善。

      4 项目部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措施及关注的几个问题

      “安全第一”公理是一看就明,一讲就通,但一做就难,甚至有些人明知故犯。要真正落实“安全第一”,关键在于管理层及广大员工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在生产活动中的自律,终究归结到全员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上。倡导、弘扬和传播安全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世代努力而不断投入的并与生存永恒相伴的伟业。安全文化是是一种文化,它由人民创造和发展,同时又用其保护和关爱人民。为把钻井安全文化所确定的价值观全面地体现在项目部的一切经济活动和员工行为之中,同时,强化新的价值观念,使之在实践中得到员工的进一步认同,必须使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以一定的手段来引导。

      4.1 加强宣传

      企业付出巨大心血制定的员工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安全奋斗目标、安全形象,若没有人去宣传它、推广它,就只是个摆设,像浮云流水,怎么会深入人心呢?安全文化是全员文化,企业要本着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引导全员参与。通过对员工进行灌输教育、导入培训、广而告知等做法,使企业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比如巴基斯坦钻井项目部通过组织开展以安全文化价值观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安全文化知识竞赛、安全文化辩论赛等;在工作中开展创建绿色安全生产岗位竞赛、安全技能比赛、安全工作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员工在参与中逐渐由了解到认知,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成为自觉行为,最终达到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的安全价值观,并逐渐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4.2 企业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

      企业舞台上的领导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角色,企业组织领导者的地位赋予他们以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光荣使命。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的负责人,也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塑造新型企业安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定格后,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安全文化,身体力行,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以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如果相反,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文化在员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安全文化价值观规范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设计的积极的企业安全文化也会逐渐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中去。

      4.3 利用制度进行强化

      要巩固无形的企业安全价值观,不能单纯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寓无形于有形之中,把它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政策、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进行强势推动,使员工从事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能够感受到企业安全文化在其中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对于企业制度的重要性,每一个员工都不会有疑义,能够达成共识。把制度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并有意识地结合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只有让员工把那些约束行为的制度变成了自己的行动指南,从思想上接受企业倡导的安全价值理念,企业安全文化才有恒久的活力。

      4.4 鼓励正确行为

      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感到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把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它员工树立了实际的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因此,对符合企业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不断给予鼓励和强化,是巩固企业安全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4.5 企业安全文化与实践的确结合

      针对巴基斯坦的特殊安全形式,项目部适时的制定了防恐安全措施,根据以往发生在该国的中国公民遇害事件的教训,制定了《巴基斯坦项目部防恐应急预案》及《作业形势报告》,有针对性的开展以防恐为主题的安全文化活动,使防恐安全文化成为在巴基斯坦进行钻井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成为项目部整体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并坚持贯彻落实,使这种文化根深蒂固,生根发芽。其真正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为之服务。

      参考文献:

      [1] 许继锋,孙长兴.探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思考.

      [2] 论建立完整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网.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体系文件.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和谐社会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实践科学发展 打造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