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文化”:保证安全的最持久因素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4

浏览:(11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文化”:保证安全的最持久因素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自安全文化。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复杂因素,大大小小的灾害和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理。虽然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始终都不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但事故仍是接连不断,更给人一种“人算不如天算”、防不胜防的感觉。

      事实上,迭生的灾变更多地是来自人类的失误或称“建设性破坏”。而且,几乎每一次事故发生,采取的都是通报、检查、召开会议、追究当事人责任、停工停产检查等手段。对此,我以为尚不够全面,应补一补“安全文化”教育的课,“安全文化”的建设比安全措施的制定更应该提到议程上来。事故与灾害本应靠技术对策加以控制,但国内外减灾实践证明,软对策往往比硬技术更为有效。“安全文化”正是软对策中的一种,它诞生完善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20世纪90年代迄今越来越受到关注及发展。

      “安全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组织(单位)文化”的一部分。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机制,二是在此机制下的响应。现在国际的趋向是要将看似抽象的“安全文化”概念,转化为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从全世界看,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展了“全世界减灾十年”活动,每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都在变,但惟有一点是坚持的,即“预防为先”的原则,所以联合国倡导的安全减灾的文化思考是,要在全球开展以“预防文化为主”的防灾减灾工作。

      历史事件往往有它的相似性。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至今还有核危害性后果产生。国际核安全组织在全面分析了事故原因后认为,“安全文化”的欠缺是导致事故的基本原因。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的安全观,它决定着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思维方式,用安全文化建构的社会系统或城市系统,似乎不是最直接的安全保障,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要素。在事故控制中推进安全文化其意义在于:第一,它是预防事故的“软”对策;第二,它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所以是最具基础意义的控制模式;第三,它重在系统化管理及制度,本质上创造着一种“人????机????环境”相协调的反危机控制思想,通过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有形与无形的安全氛围的影响,从而达到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第四,它更强调安全的准则、理念及策略,更重视与人的行为相关的一系列物态条件的安全环节的构成;第五,它在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的实践,旨在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行维护等全寿命周期各环节实施以文化为中心的安全策略。但必须看到,文化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且经常是难以觉察的,同样,由于影响安全文化的因素很多,所以不用综合尺度,而更多地从安全行为尺度、态度尺度、信念尺度等方面去衡量生产系统的安全水准将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四个关键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下一篇:安全是一种人文关怀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