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文化建设“秀”不得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8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文化建设“秀”不得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一些单位尽管安全文化的标语、口号招数“花样”繁多,可是,部分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却仍是“层出不穷”。

      究其原因,他们错就错在这个“秀”字上。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作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但自欺欺人,劳民伤财,还可能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最终害人又害己。

      对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的单位是把规章制度、标语口号挂在墙上,搞“花拳绣腿”,看似行动迅速,落实有力,实则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有的不惜弄虚作假,出假经验,造假的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其结果可想而知。有的单位为迎接检查,可谓煞费苦心,尽力做足表面文章,造假现场,编假资料,检查组到来时看到的是彩旗横幅飘,让人“赏心悦目”的喜人景象,结果,领导看到的都是被检查部门的“闪光点”,而看不到有问题的一面。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求真务实,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行动上,少琢磨“作秀”,多考虑本单位安全生产要解决的问题,要在实招、实效上下功夫。管理者要从繁多的会议中解脱出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弄清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根源性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检验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要看安全实绩,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为目的,不能搞假、大、空的虚架子。真正的企业安全文化不是靠说出来、写出来就能办到的,也不是靠几个聪明人拼凑和想象出来的,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发自企业最基层的思维和智慧的积淀,一种凝聚、一种升华。如果误导企业安全文化,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误”了企业安全生产。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不仅是一种理念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