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防雷电安全常识

来源:2021/1/4 16:17:43

浏览:(617)  评论:(0

  • 摘要
  • 雷应该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没有控制和预防,也是自然灾害,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危害和结果也非常严重,但也可以避免加强预防和控制。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雷电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雷应该属于自然现象,但是没有控制和预防,也是自然灾害,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危害和结果也非常严重,但也可以避免加强预防和控制。因此,在夏季雷雨季节前加强雷电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工作。


    下载.jpg


      一、雷的产生


      空中的灰尘、冰晶等物质在云中滚动时,经过一些复杂的过程,这些物质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荷。地面突出物、金属等感应正电荷,随着电场的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物体向上回流,两者相遇形成对地放电。这容易引起雷灾。


      二、雷电的主要特点


      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冲击电压高:强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达数亿伏。


      三、雷电造成的毁灭


      雷电直接撞击建筑物时,强大的雷电流使建筑物的水分热蒸汽膨胀,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当雷击中接闪器,电流沿着下划线向大地流出时,地电位置上升,有可能向附近的物体跳跃,被称为雷击,引起火灾和人身伤亡。感知在线导线对设备有很强的破坏性。雷电接近架空管道时,高压冲击波沿架空管道侵入室内,引入高电流,有可能发生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很容易引起火灾。


      四、雷电发生时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1、雷电时,关闭电视、音响、视频磁盘、计算机等室内电力设备,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雷电时,不要接触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金属装置。关闭门窗,防止雷击。


      3、雷电时,不要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用金属伞,不要骑马、骑自行车等。


      4、雷电时,要在野外及时寻找躲避场所。安装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是避雷的好地方。


      5、雷电时,不要在野外挤压,可以避免在大洞里。


      6、雷电时,不能停留在高树林的边缘。电线、旗杆周围和干草堆、帐篷、轨道、长金属扶手、巨大金属物体旁边、山顶、高度等场所。


      7、雷电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8、雷电时,如不允许隐蔽条件,应立即双膝蹲下,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9.尽快进入有完整避雷装置的建筑物,关上门窗,不要停留在楼顶。


      10、不靠建筑物外墙、柱子,不靠近金属水管、金属门窗等带电设备。


      11、在电源和电话、电视等室外引进的信号线上没有安装避雷器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看电视或打电话,也不要使用其他电器,最好拔掉插头。


      12、不要在家洗淋浴。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设置在屋顶上,除了直接雷击保护范围之外,请特别注意。


      13、坐在车里是安全的。不要在雷电发生时下车。这很危险。


      14、不要进入没有防雷措施的孤立小屋和监视所避雨。


      15、离开大树或电线杆3米以上。


      16、尽量不要打手机。


      17、避开金属、炭、湿动物、植物等容易导电的物体,也不要穿湿衣服。


      18、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在宽敞的环境中的树木,不要在高大的建筑物(塔等)旁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潮湿的旧建筑物(古庙等)旁避雨的轨道上行走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线。


      19、野外无处可避,雷雨交加时立即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降,尽量缩小体积和接地面积。如果手里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棒伞、铁器、铲子等),请立即放在远处。


      20、在室内,不要接近暖气管和自来水管,不要继续看电视和收音机(特别是装有室外天线的情况下),切断电源,脱离室外天线和电视机连接地线。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暂停使用电灯和其他电器,移动容易导电的东西,尽量不要打电话。


      21.如果雷电越来越激烈,关上门窗,熄灭炉火,在房间的中央铺上粗毛毯,放上长椅,让家人站在上面是安全的。


      22.如果发现电气设备被雷电烧坏,立即切断电源,委托电工检查修理。在无法判断是否停电的情况下,在通知电工检查处理的同时,要看现场,不要接近人和牲畜,要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


      23、遇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压迫等现场急救措施。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下一篇:防溺水要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