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八种体质养生】、养生、作用、功效、做法

来源:转载2022/12/8 15:08:09

浏览:(8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八种体质养生】、养生、作用、功效、做法,来自频道体质养生

    在中医看来日常生活当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体质差的人,一种是体质好的人,可是大家并不知道,其实这两种人的分别还有很多种,很多人的体质差,身体过于虚弱,总是会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还会因为头晕头痛,带来的疾病而遭受症状的危害,那么对于8种体质养生方法有哪些呢?来为大家回答一下。

    、阳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则易从寒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2)养生原则

    祛阳法寒,温补脾肾,因为阳虚者关键在补阳。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

    (3)养生方法

    精神调养:《黄帝内经》中说:“肝气虚则恐”,意思是肝脏功能差的人,容易恐惧,又指出:“心气虚则悲”,这是说心脏功能低下者精神上易出现悲哀的情绪。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于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去忧悲、防惊恐、和喜怒、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环境调摄: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耐春夏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有人指出,若在夏季进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钟所得的紫外线将能使用一年。对于年老及体弱之人,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禁吹冷气、开空调,亦不要在树阴下停留过久。

    加强体育锻炼:因为“动则生阳”,春夏秋冬,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而定。

    饮食调养: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鹿尾巴、人参、冬虫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鹿尾巴枸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药物治疗:偏心阳虚者,宜用桂枝加附子汤;偏脾阳虚者,选理中汤;偏肾阳虚者,宜服金匾肾气丸;心肝肾阳虚者,宜用高丽参泡蜂蜜。

    3、气虚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2)养生原则

    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3)养生方法

    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作养肾功;其功法如下:

    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双手屈肘侧举,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十次。本动作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腰部,实际上是对腰部命门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这些穴位大多与肾脏有关。待搓至发热之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养生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以上文章为大家回答的八种体质养生的方法妙招,散瘀按摩中药调理食疗方法,以及养生一气补血,对于身体起到按摩和保护的作用。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八大体质养生】、养生、怎么做、好处、具体做法

    下一篇:【寒湿体质饮食调理】、寒湿体质、怎么吃、如何饮食、改善方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