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无管理”安全文化环境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5

浏览:(8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无管理”安全文化环境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无管理”,实质上却是最好的管理,是对“上级要求抓一阵,出了事故紧一阵,开展活动忙一阵”做法的抵制,是对企业“长期安全疲劳战”的递进和延伸。但是,这既考验了职工的整体素质,又反映了企业的文化和胆略。一直以来,三处把安全教育作为长期性的重要任务来抓,制定长远规划,持续不断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如今又出了这样一个新举措。

        真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做法是加强安全文化培训,营造自觉、良好的安全人文环境,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没有有效的安全机制,职工也就不会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作业习惯,很多人不能“惯性”地自觉执行安全法规,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在反违章上,三处积极提倡“无管理”安全文化,即: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管与不管一个样,有没有制度约束一个样。“无管理”安全文化,是以“绝大多数职工都想遵章守纪”为前提的,它是企业真正的“人和”。简单地说,它不通过“管理”来约束违章行为,而是通过个人的良好意愿和行动上的惯性来避免其发生。这发挥了职工自主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理念自塑、活动引导和赋予每个岗位职工的安全自主权,让大家明白安全是自己的事情,遵章守纪是在维护个人利益,彻底改变以往依赖他人或外力管自己,树立起“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依靠他人不保险”和“我的生命我负责”的理念,真正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安全,自己对自己的安全作主,并敢于对不安全行为说“不”的良好习惯。

      究其违章的诱因,相当复杂,其中包括违章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对规章制度的自我约束能力、非理智行为的心态因素。三处各施工项目部把各种违章的诱因一点点抽丝剥茧,科学地比较、分析,并把搜集和总结到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广大职工,同时也把安全生产的最大主动权交给了他们。

      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三处衍生出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进而达到“无管理”安全文化境界,这是全体干部职工狠下苦功的结果。有了这种“无管理”的安全文化,各单位、部门的群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反“三违”常态化长效机制。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我们用“爱”来诠释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铁路运输生产一线单位建设安全文化的思考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