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浅谈用安全文化来促进安全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0

浏览:(10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浅谈用安全文化来促进安全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将安全文化作为催化剂,做好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为企业树立良好的氛围,促进人们将被动式的“要我安全”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安全”;在企业中,亲情文化作为软文化,但是更加强化了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企业中用安全文化创新安全监督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以及员工的安全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亲情文化;监督;管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没有它任何生产环节只能是停留在原始层面无法创造新的价值。安全生产方式的不断完善是企业良性发展的象征,是企业对社会负责的可观察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过安全管理推动安全生产。可往往安全管理的刚性手段即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已经较为完善,但始终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这时,企业的管理者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如何用安全管理中的柔性力量——安全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真正达到凝心聚力,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价值,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一、安全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无论是企业中生产环境的改变还是生产设备的更新和操作都靠“人”来实现。在生产的过程中必定少不了安全投入,而要使这一投入快速优质的达到效果,安全文化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企业的安全文化正是要使员工在观念上树立内在的自我行为约束标准,一旦违背了这个行为标准,违背了这个安全生产的理念,就会自责,会受到所有人共同意识的压力和舆论的谴责,让员工自觉的纠正不正确的行为,主动的做到安全生产,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这样安全管理就要轻松得多,也避免了制度满墙、月月考试、日日考核却无法杜绝安全隐患、违规操作的现象。抓住了“人’这个核心,安全工作的种种难题便可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营造企业安全文化的良好氛围

      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安全生产氛围的一种推动力。通过外在的培训、宣传使员工产生安全生产的内在驱动力,这样一种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得以建立。企业在潜移默化中将安全文化植根于员工心底。常识告诉我们,没有人希望事故降临在自己身上,因此安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一种保证。懂得安全的理论知识,学会安全操作技能也是每个作业者的需要。这样,一个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就完成了。要把安全文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不受任何因素干扰,持之以恒;党政工团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理念牢固树立在心,坚持将安全生产的原则执行到位。让员工自觉学习安全文化知识、认知安全文化、尊重安全文化。

      三、安全文化以亲情文化为先

      亲情面前,再坚强的人都会动容。企业以情论理,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以父母情、夫妻情、子女情为依托安全成为工作中必须坚守的原则,保护自己、爱护家人、回报社会。

      亲情文化在不少车管单位以长期实际运行,得到了明显的效果。较为普遍的做法是:每个驾驶员每天上班,首先面对的是单位内设置的亲情文化展示平台,上面是所有同事与家人或子女的合影,并且印有每位家人对驾驶员说出的一句安全警示和亲情提示,比如:“爸爸,儿子盼你安全回家”、“开车要稳,平安是福”等等。这样每个人领取车钥匙后都会又一次走过这个展示平台,安全管理人员只要将车辆检查好并给予一定的风险提示即可。这样的软文化管理不仅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还会强化所有职工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四、以安全文化为核心创新安全监督管理

      安全监督管理机制是管理人和物的机制,而对于物的管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实行的办法多以约束力为主,单一的量化奖罚标准,处罚强硬却难服员工之心。运用安全文化可使整个问题“软”化,转约束为激励,通过树立安全先进典型,让其他的人明确努力方向,使员工在规章制度范围内从事安全生产,形成一个奖罚有度、标准公开、彼此双赢的文化氛围。加大安全文化的渗透力度和建设力度,在这种环境氛围熏陶中营造良好的工作、生产环境,让员工实现自我激励,使员工能在实现安全目标的过程中施展自己的才干。通过强化安全监督检查、考核兑现和安全文化的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有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五、用安全文化指导安全管理

      长期以来,安全管理的前提是按照国际通用的规则要求,建立并有效运行安全环保管理体系。通过安全作业风险评价制度、安全队伍建设等来提高安全的能力。虽然标准十分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以上级到下级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实现。只能说“案头”上的工作繁重,实际上“车间”里的工作不多。这样的弊病说明单一的标准无法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所以,我们再次强调和单独提出企业安全文化要扎实树立。只有员工自己心中的安全之树常绿才能让企业额的业绩长红;只有在安全文化的强有力推动下才能让各个标准制度的执行更加准确自觉;只有忘却了检查和抽查才能认识到安全是工作的前提。

      所以,我们再次谈到安全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助力量,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不是企业文化的配角,而是弘扬企业文化的主角;不是死板的“要我安全”而是坚决的“我要安全”。

      所以,我们要有安全文化指导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安全工作要始终保持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安全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

      理想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以企业文化的高度创建企业安全文化,使其成为流动着的血液。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将安全文化作为核心力的发展,以起到事半功倍和将安全成本投入资金最小化和得到利息最大化。让员工从企业的角度,爱岗敬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员工从自己的角度,爱己爱家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幸福的生活和工作。

      或许,我们并不用付出太昂贵的价格就能使个人得到“平平安安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使企业势如破竹气贯长虹快速发展,稳定前进。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管理,我们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将成为企业主动安全机制的践行者。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建立班组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文化力助推安全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