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氛围与安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9

浏览:(85)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氛围与安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氛围”一词,看起来似乎与安全生产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要搞好安全生产,决不能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某厂抓安全积极主动又扎实持久,开创出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创下了连续安全生产的新纪录,笔者感触颇深。

        首先,你当一踏进该厂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不让事故在我身边发生”两条巨幅标语厂道边“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的安全警示牌分立两旁……难道说这不是一种强烈的安全工作环境氛围吗?其次,该厂各级领导同唱一个调,同吹一种号,保安全,创一流,强调一票否决权。他们是逢会必讲安全,形成党政工团齐上阵,上下共同抓安全的局面,真正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你能说这不是一种舆论氛围吗?再则,他们充分利用黑板报、安全画廊宣传安全,定期出“安全简报”,召开职工安全献计献策会,举办安全意识竞赛;开展“心系安全,爱岗奉献”演讲比赛和班组成员劳动安全互保活动等等,其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你能否认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氛围吗?

        说到此,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一种形式,其实只要是适合于安全生产内容,所采用的一切形式都是必要的,而且要有创新,这样才能促进安全状况的良性循环。然而,有些单位抓安全却是另外两个极端。一是不注意“氛围”,思路不清、形式单调,收效甚微。二是犯有形式主义的毛病,表现在有教育无重点,缺乏针对性;有布置无检查,缺乏责任性;有规章不落实,缺乏严肃性,说的、写的与做的相分离。像这样抓安全,就难免不出“乱子”。

        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各级领导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要开创“氛围”,又要切忌形式主义。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对安全培训的影响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与群众安全工作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