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氯乙烯生产存在哪些职业健康危害

来源:2021/2/2 15:04:03

浏览:(1573)  评论:(0

  • 摘要
  • 氯乙烯生产存在哪些职业健康危害?

      氯乙烯


      CH2=CHCl分子量62.5


      1.理化特性


      氯乙烯,常温常压下无色气体,略带香味,12-140℃时为液体,沸点为-13.90℃,蒸汽压力403.5kPa(25.70℃),易燃易爆,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为3.6%-26.4%(容积)。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四氯化碳。


      2.接触机会


      (1)氯乙烯主要作为制造聚氯乙烯的单体。


      (2)可与亚克力、醋酸乙烯、偏氯乙烯等制成共聚物,作为绝缘材料、胶水、涂料制成合成纤维、薄膜。


      (3)可作为中间体或溶剂。


      (4)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在转化器、分馏塔、储罐、压缩机和聚合釜内清洗或修理时,接触氯乙烯浓度最高。


      3.毒理


      氯乙烯蒸汽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液化可通过皮肤吸收。


      目前认为氯乙烯是通过肝微粒体色素P450酶来代谢的。在这种酶的作用下,氯乙烯氧化成活性高的中间代谢物环氧化氯乙烯(CEO),氧化氯乙烯可以自发重排(或氧化)形成氯乙醛(CAD),这些中间活性产物在谷胱甘肽转移酶催化下与谷胱甘肽(GSH)结合形成S-甲酰甲基谷胱甘肽(S-formylmethione)。之后,GSH分子中的谷氨酸与甘氨酸分离,结合物水解,形成S-甲酰甲基半胱氨酸(S-formylmethylcysteine)从尿液中排出者进一步氧化后N-乙酰-S-(2-羟乙基)半胱氨酸从尿液中排出。氯乙醛可以在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氯乙酸,部分通过尿液排出,部分氯乙酸与GSH结合,进一步氧化分解为CO2,形成硫代二乙酸,通过尿液排出。


      4.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主要是麻醉作用,(人麻阀浓度为182g/m3)。


      急性中毒的主要表现:眩晕、头痛、疲劳、恶心、胸闷、睡眠、步伐摇晃等。重者在短时间内意识不清、昏迷、死亡。


      (2)慢性毒性。氯乙烯长期吸引试验可诱发大、鼠肝血管肉瘤、肝、肾、肺、乳腺等肿瘤。氯乙烯是人类致癌物。氯乙烯致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氯乙烯活性环氧化中间代谢物氧化氯乙烯是双功能烷化剂。可直接与体内大分子物质DNA、RNA、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碱基配对错误,引导基因突变,引起细胞恶性转化,使氯乙烯成为双功能烷化剂。可直接与体内大分子物质DNA、RNA、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DNA加合物,引起DNA碱基配对错误,引起基因突变,引起细胞恶性转化,引起肿瘤。


      慢性中毒的主要表现:神经衰弱综合征、雷诺综合征、周围神经病、肢端溶骨症、肝脾肿大、肝功异常、血小板减少等。有人把这些症状称为氯乙烯病。或者有人把这些症状称为氯乙烯病。或者氯乙烯综合征。长期接触高浓度氯乙烯单体清釜工可发生肝血管肉瘤,但罕见。


      5.诊断与处理原则


      (1)诊断原则


      ①急性中毒。根据短时间内大量吸人氯乙烯的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和患者出现以麻醉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急性氯乙烯中毒诊断并不困难。


      ②慢性中毒。根据长期接触高浓度氯乙烯职业史,健康检查和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疑似肢端溶骨症的人可以拍手指x线照片。氯乙烯引起的肝病应与病毒性肝炎鉴别。


      (2)处理原则


      ①急性中毒。轻症中毒患者应立即离开现场,吸收新鲜空气,对症治疗恢复。严重中毒时的急救措施与内科急救相同。


      ②慢性中毒。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注意营养,适当休息,给予肝脏保护治疗,肝病和肢体侧溶骨症患者应尽快离开。


      6.注意事项


      (1)氯乙烯生产现场应密闭设备和配管,加强通风,降低现场空气中氯乙烯浓度。聚合反应容器使用夹层水冷装置,防止聚合釜内的温度急剧上升和氯乙烯蒸汽大量脱落。加强设备维护,采取防爆措施,防止氯乙烯气体泄漏。


      (2)在聚合釜的出料和清釜过程中,工人进入釜前必须进行釜内换气,或者用高压水或者无害溶剂清洗,测定釜内温度和氯乙烯浓度合格后,必须穿防护服,戴换气式口罩,在别人的监督下,才能进行釜内清洗。为了防止粘锅和减少灭釜次数和灭釜时间,可以在灭釜内壁涂抹阻聚剂。


      (3)作业人员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接触浓度高的人应每1-2年进行手指x线检查,


      检查肝功能。精神、神经疾病、肝脏、肾脏疾病和慢性皮肤病患者不应从事氯乙烯作业。


    image.png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氯甲酸氯甲酯的危害及应急急救措施

    下一篇:煤油沥青有那些职业危害如何应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