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什么是职业性振动病及如何防治职业性振动病

来源:2021/2/23 15:54:56

浏览:(955)  评论:(0

  • 摘要
  •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均衡位置)为标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以中心位置(均衡位置)为标准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简称振动。物体离中心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振幅。单位时间内(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是评价振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常用基本参数。


      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撑部分(足部和臀部),以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播全身引起连接振动为主,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递给操作者的手和胳膊。


      常见震荡操作


      全身振动的频率范围主要在1Hz~20Hz。局部振动作用的频率范围为20Hz~1000Hz。上述划分是相对的,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如100Hz以下)既有局部振动作用,又有全身振动作用。


      1.局部振动作业:主要是使用振动工具的各种职业,如铆接工、锻造工、钻孔工、捣固工、研磨工和链锯、挖掘工等。


      2.全身振动作业:主要是振动机械的作业人员。例如,振动源车的振动源工、车载钻头工作的钻井发电机房内的发电工和地震工作、钻头前工作的拖拉机手等野外活动设备的振动工作人员,如锻造工作人员等。


      振动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和危害


      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振动的作用不仅能引起机械效果,还能引起生理和心理效果。


      人体接受振动后,振动波在组织内传播,各组织结构不同,传导程度也不同,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组织和大脑组织,40Hz以上的振动波容易吸收组织,远远传播


      全身震动和局部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及其临床表现明显不一样。


      1.全身震荡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振动产生的能量,过支撑面作用于座位和立位操作的人,引起一系列病变。


      人体是弹性体,各器官有固有频率,外来振动频率与人体某器官固有频率一致时引起共振,对该器官的影响也最大。全身振动的共振频率为3Hz~14Hz,在这种条件下全身振动作用最强。


      接触强烈的全身振动可能会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和位移,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各种类型、组织、生物化学的变化,引起足部疼痛、下肢疲劳、足背脉动减弱、皮肤温度下降等组织营养不良普通人可以发生性功能下降气体代谢增加。振动加速度还可使人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内耳调节平衡功能失调,出现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头痛头晕、呼吸浅表、心率和血压下降等症状。晕车晕船是全身振动性疾病。全身振动也会影响腰椎损伤等运动系统。


      2.局部震荡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局部接触强振主要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为主,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振动可以传递给一侧或两侧的手臂,有时可以传递给肩膀。长期性持续运用振动工具能够造成末梢循环、末神经和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阻碍,严重时能够得到局部振动病。


      (1)神经系统:以上肢末梢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皮肤感觉、疼痛、触觉、温度功能下降,血压和心率不稳定,脑电图发生变化。


      (2)心血管系统: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发生变化,上肢大血管紧张度上升,心率过慢,心电图发生变化。


      (3)肌肉系统:握力下降,肌肉萎缩,疼痛等。


      (4)骨组织:引起骨和关节变化,出现骨增生、骨蔬松等。


      (5)听觉器官:低频段听力下降,与噪音结合可加重听觉器官的损伤。


      (6)其他:食欲不振、胃痛、性功能低、女性流产等。


      3.振荡病


      中国将振动病列为法定职业病。振动病一般是局部病,也称为职业雷诺现象、振动性血管神经病、气锤病、振动性白指病等。


      振动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肢体(主要是手)长期接触强烈振动。长期受低频、大振幅振动时,由于振动加速度的作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皮肤分析器和外周血管循环功能发生变化,长期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早期肢体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诉手的症状是手麻、手痛、手膨胀、手冷、手掌出汗、手痛多发于夜间,其次是手僵、手颤、手无力(工作后多发),手指冷时缺血变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x片可以看到骨头和关节的变化。下肢接触振动时,上述症状出现在下肢。


      振动的频率、振幅和加速度(加速度增大,可增加白指病)是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主要因素,气温(寒冷是振动致病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噪音、接触时间、体位和姿势、个体差异、加工部件的硬度、冲击力和紧张等因素也很重要。


    职业病3.jpg


      劳动保护措施


      1、改革技术设备和方法,达到减振的目的,从生产技术上控制或消除振动源是振动控制的最基本措施


      2、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振动


      3、改善振动设备和工具,降低振动强度,降低手持振动工具的重量,减轻肌肉负荷和静力紧张等


      4、改革风动工具,改变排气口方向,固定工具


      5、改革工作制度、负责人专用机、及时维护和维护


      6、地板和设备地基采取隔振措施(橡胶减振层、软木减振垫、玻璃纤维毡减振垫、复合式隔振装置)


      7、合理发行防振保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8、控制现场和作业场所的温度,保持在16度以上


      9、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坚持工作休息和定期交替工作制度,利用各器官系统功能恢复


      10、加强技术训练,减少作业中静力作业成分


      11、保健措施:继续就业前体检,患有就业禁忌症的人,定期对不能做作业的员工进行体检,尽快发现受到振动损伤的员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患者。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什么是职业性航空病

    下一篇:什么是职业中毒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