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文化激发内在活力 区队“自治”管理织就长效机制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8

浏览:(7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文化激发内在活力 区队“自治”管理织就长效机制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何岗煤矿自建矿以来,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安全坚决不生产”安全意识,强力推行区队“自治”管理模式,深化矿井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队管理机制,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落实岗位责任,形成自动自发、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促进矿井安全工作的长治久安。

        一、强化区队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区队战斗力、执行力

        区队建设是一个企业完成各项安全生产任务的支架,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好区队建设、实现安全生产上,这是区队管理的关键。管人先管思想,就需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精心培育提炼安全理念体系,根据矿井“现场无隐患,安全零事故”的安全目标,区队之间大力开展“争三放、创三无”活动,即:“争创放心单位,争当放心干部,争做放心职工;岗位无隐患,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从实践中提炼出区队干部“三个火辣辣”的安全管理理念,即:“以火辣辣的心情管安全,以火辣辣的手段抓安全,以火辣辣的语言讲安全”;区队工作坚持“五个雷打不动”,即:“每日的区务会雷打不动,每周的安全隐患大排查雷打不动,每周的安全生产办公例会雷打不动,每旬的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小结雷打不动,每月的工作总结会雷打不动”等,形成了一套内容完善、责任明确的区队管理体系。

        二、强化区队制度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建立健全了区队安全生产会议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工程质量终身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覆盖工区各个层面,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横到边、竖到底的安全责任网络。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坚持各类管理规定严格落实不走样、生产系统的每个环节细心操作不间断、区队各类人员责任制落到实处不动摇。做到一丝不苟抓管理、六亲不认抓安全、撕破脸皮抓质量、斤斤计较抓细节,使制度落实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天、每一处。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做到了行为规范化、工作程序化、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三、强化生产现场管理,积极创建精品亮点工程

        在现场动态的管理中,始终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消除事故隐患,夯实安全基础的总抓手,要求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六化标准:即“标准化、规范化、净化、美化、量化、视觉化”,推行采掘区队“十六条线管理”,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并且,按照“天天迎检,班班备查,日日验收”的动态安全质量管理要求,采掘区队之间每月至少例行召开一次工程质量“正、反面”现场会,对工程质量好、安全程度高的头、面所在区队给予重奖,对工程质量低劣、存有隐患的区队进行重罚,并作为月度红、黄旗和星级达标工程评比重要依据。安全管理精细化渗透到井下各个角落和环节,实现了巷道硐室名称标志化、工作地点管理制度牌版化、安全设施统一规范化、机车架空线定位数字化、材料物品码放定置定量化、电缆管线悬挂线性化、设备设施编号数字化的“七化”管理,形成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了区队工作质量、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四、强化区队安全教育,将“创建学习型区队,争当知识型职工”的目标落到实处

        工区会议室开辟安全教育园地,悬挂着职工的“全家福”照片及领导寄语,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活动日等有效时间,组织职工学习“三大规程”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采取“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考”等形式,对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三大规程”等进行培训,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同时,定期举办典型事故案例解剖会、违章人员现身说教会、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牌板展、安全技术比武、安全“每周一星”评选以及职工代表家属座谈会等活动,使职工在温馨和谐气氛中感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教育和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的养成,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

        我矿在加强区队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兄弟单位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断 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区队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结合行业特点抓责任 建设安全文化促发展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强化生命意识 培育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