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火力发电企业培育安全文化的意义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7

浏览:(93)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火力发电企业培育安全文化的意义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一、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状况综述

      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6年全国电力安全事故通报》,2006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死亡事故48起,死亡106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13起,死亡17人;电力建设人身死亡事故35起,死亡89人。2006年重大人身死亡事故15起,死亡68人。

      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7年上半年全国电力安全事故通报》,2007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15起,死亡32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6起,死亡6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9起,死亡26人。其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19人。

      在以上2个通报中,电力生产人身死亡事故共19起,死亡23人,绝大多数为火力发电企业发生的事故。

      由此可见,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多处于被动的“事故追究”型,缺乏以人为本的法制和人文环境。不出事故则一俊遮百丑,出了事故则从本部门或局部的利益出发,争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没有把安全作为基础来抓,对安全心存侥幸,遇到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把安全摆在首要位置,而首先是考虑效益的需要,进而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降低了对安全的要求和标准,从而人为地制造了种种安全隐患,使安全工作陷入了被动和困境。  

      3、安全意识淡漠,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有些职工片面地认为安全只是上面的事,领导的事,安监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将安全落到实处,穷于应付。出了事或有了事故隐患时,讲一通话,批评一通,发通牢骚,而不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将安全做实、做细。

      其实,各大火力发电企业对安全生产可谓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使用了各种高新技术、高安全性能的新设备,也制订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安全状况仍不尽如人意。少数职工在“违章就重罚”的令箭牌下,也有意或无意的以身试法, “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违章”,存在着投机心理。而多数企业也习惯于就事论事地抓安全教育、消除设备缺陷。诚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但要真正的实施法制化管理,单靠几个领导或安监人员的努力是做不到的;也不是依靠制订几个制度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员的参与,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营造一个讲安全的氛围。我举一个例子:日本人在进入旅馆时,首先不是看菜谱,而是看它的安全通道是否通畅,这就是日本人的安全意识。而我们走进旅馆又有谁想到过安全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安全意识的问题。安全的思维方法决定了人的安全意识及安全行为,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文化体系,通过引导,让职工按照企业的安全目标,以自觉为主,自主管好自己的工作安全,这比“制管”更能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关怀。以良好的安全氛围和系统的安全文化熏陶人,对职工潜移默化,才会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  

      二、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和作用

      (一)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火力发电系统提出的一项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它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提倡对人的“爱”与“护”、以“灵性管理”为中心,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发电生产与电力员工的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和安全行为规范,表现于职工在受到激励后的安全生产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可见,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其最基本内涵就是人的安全意识。而在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中,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指向。

      (二)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有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等功能。  

      1、导向功能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目标、方针。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使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同时培育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激进的理念认识及共同的价值取向,以此统一、规范企业经营者、职工群体的思想行为,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健康、正常地向前发展。

      2、凝聚功能

      对于电力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无疑是确保实现发电电量至高目标的必要条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使企业和职工双方充分认识到安全对实现共同的发电电量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文化实质上是通过多方面、多渫道的方式培育企业、职工群体对安全生产的理念认识,唤起职工统一思想、行为,把共同的利益目标同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果等同起来,充分激励、调动双方的安全生产热情,使双方形成巨大的合力向共同的目标奋进。

      3、规范功能

      企业安全文化实质上是有形的和无形的制度文化。有形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管理办法和环境设施状况。这种“硬约束”在企业、职工群体中形成自觉的行为约束力量;无形的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群体的理念、认识和职业道德,它能使有形的安全文化被双方所认同、遵循,同样地形成一种自觉的约束力量,这种有效的“软约束”可削弱规章制度等“硬约束”对职工群体心理的冲撞,使企业生产关系达到统一、和谐。

      4、辐射功能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还可以是一扇窗口。透过它可以展示一个电力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以及企业、职工群体优秀的整体素质,也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电力生产过程。

       5、激励功能

      因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在企业、职工群体共同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发电企业的效益就是发电量,安全生产了,才有电量,企业和职工才有收益,反之否之。安全文化正是以双方强烈的共同价值观大力倡导建立起来的。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实质上可采取多方面、多渠道的方式让职工群体参与安全管理和决策,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对发电操作无差错的职工进行表彰奖励;另一方面,对违章违规造成过失、受挫的职工进行教育、沟通思想,帮助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调动职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尊章守纪的自觉性。

      (6)调节功能

      发电企业在安全文化的建设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沟通信息,统一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职工群体自我承受力、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同时,为职工群体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激发其劳动热情,自觉创造和寻求融洽和谐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电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安全认识的导向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使职工逐渐明白安全意识、态度、信念、行为习惯等,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给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电力生产工作中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使企业职工都能成为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创造者和保障人。正确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基础,存在决定认识,认识与理念来源于文化和实践,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是安全行为的重要动力。

      (2)安全思维的启迪和开发作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火力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常常是有可预见性的,职工对安全(或不安全)认知和判断力就显得异常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实际上是不断地教育、培养、启迪、开发职工的唯物、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对生产发电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产生相应的安全反响或行动。

      (3)安全意识的更新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给职工提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从而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新举措、新观点、新途径、新手段。这就必然要求职工,从思维方法、安全的意识和观念产生响应的修正或更新,不断完善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自觉做到“三不伤害”。

      (4)安全行为的规范作用

      安全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使职工懂得“预防第一”要从我做起,保护设备和人身的安全是自已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使职工加深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自觉性,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技能,从而对职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和生产劳动、起到安全规范的作用或对不安全的行为形成了无形的约束力量。

      (5)安全、文明生产的动力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是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使职工形成强烈的安全使命感和激励推动力量。心理学表明: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识越明显,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生产力要素中人的安全素质,职工们科学的安全意识和规范的安全行为,自护意识和自律规章表现必然成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

      倡导安全文化正是帮助职工认识安全文化活动的意义,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就是要求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进而发展到“我会安全”的心灵深层次人因工程的开发过程。既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又能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职工文化素质体现了安全生产的动力作用,同时以推动了文明生产。

      (6)安全知识的传播作用

      通过安全文化的教育功能,采用各种传统的、现代的教育方式,对职工进行各种安全科技文化教育,例如:各种安全常识、安全技能、事故案例、安全意识、安全法规等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文化意识和自护水平。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务实作用和文明生产的战略意义。归根结底,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是“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尊重人、爱护人,是安全文明生产的先进文化。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和发电设备安全与健康的根本途径。也是火力发电企业适应电力竞争,赢得竞争,并在竞争中得到最大发电效益的动力。

      三、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一个企业职工在这种氛围之中,其一切行为将自然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别无选择。举一个例子,在一般的饭店里就餐,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无拘无束”:穿戴可以不讲究,烟灰可以随意弹,烟头可以拿脚踩,纸巾、垃圾可往桌下丢。但如果在高级饭店里就餐,我们会(敢)这样吗?我看不会,不说往地上丢东西,恐怕在进入饭店时,鞋后带着明显的“足迹”,我们都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因为,在这里,地上无一支烟头、无一张纸片、无一处垃圾,墙上窗明几净,厅内无一人蹲、坐,无一人大声喧哗。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安全文化场的力量,使每个进来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能做出不和谐的事来。

      四、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基础的工程,必须要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职工全员参与,并从长计议、持之以恒。如何做好火力发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电力生产安全文化提出:“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安全第一”的行为方针、“安全第一”的企业经营方针,体现出安全已成为人和发电设备的第一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人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职工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文化素质、生产信念等都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态度、行为、习惯、责任。火力发电企业应以全体职工为对象,加强全员安全思想观念教育,要以多种方式进行长期反复的思想、态度、责任、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尊重职工的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使职工端正态度,正确对待安全,建立安全第一的观点,唤醒职工对安全的渴望,使其在内心深处真正的意会并烙印安全生产的理念,并形成安全习惯性行为,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当企业的全体职工都认识到:保证生产安全,防止各类事故,尤其是杜绝重大恶性事故,应是企业职工的共同追求;把安全放在第一,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保护职工的身心健康,尊重职工的生命,实现职工的价值,应是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行为准则时。企业的安全也就有了思想上的统一,企业的安全组织目标就成为了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

      安全文化在职工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体现是行为安全文化,而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是职工的行为准则。企业有了健全、完善、合理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职工的生产行为就有了安全的活动范围,只要未超出这个安全范围内,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是安全的,生产设备也是安全的。如广西大唐桂冠合山发电的限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现场生产岗位为核心,制定出较为齐全、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一系列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在2006年度大唐集团安全性评价专家组的初、复查中,复查得分比初查得分率上升了39.9%,这就是因为严格认真地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

      可实际上事实证明,很多伤亡事故的发生,并不是由于安全操作规程不合理、安全技术方案不科学、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而是有章不循、不按安全规范的标准去做、工作不负责任和缺乏科学态度造成的。为了克服职工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脱离安全制度或安全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企业应经常组织有关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检查监督。通过检查监督,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摸清安全制度及安全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促进安全制度和安全规范的正确有效。企业各级领导者的安全文化素质也是关键,通过领导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以及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言传身教来影响每一名职工,进而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不断进行培育,才能有效地加快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三)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教育和培训,能够促进企业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安全风气不断优化、安全精神需求不断发展。通过安全教育,能够让企业职工形成正确的安全生产认识观念,改变职工对安全生产活动的态度,使职工的行为更加符合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企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可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专业安全课程教育,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定期分专业组织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向职工传授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规范,让职工能在一定时间内较系统、较容易地掌握到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练兵活动,强化职工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利用交接班会、安全日活动、安全例会等,传达上级部门的安全生产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安全生产信息、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对已发生的事故,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经过、查找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高职工防范同类事故的能力;建立企业安全事故陈列室,经常用正面经验、反面事故和血的教训教育全体职工,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意识;在班组、工作岗位悬挂家庭全家福照片,与家庭签订《夫妻安全公约》等方式,发挥家庭在安全工作中的特殊作用,使安全生产防线增添亲情爱心;运用网络、电视、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宣传媒介,采取安全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技术交流会、安全座谈会、安全奖励表彰会、安全图片展览和播映安全技术科教片、安全事故片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基础知识,传播先进企业的安全文化。让安全文化体现在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中,让职工多方面多层次地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从多个角度向职工的思想渗透,从而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安全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警钟长鸣,安全生产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四)提高装置本质安全化程度

      生产装置的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文化在物质方面的重要体现。本质安全是指生产设备、工艺过程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不是靠外部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而是靠自身的安全设计来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在产生故障或误操作的情况下,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尤其是那些危险岗位和人的能力难以适应和控制的场所。本质安全是生产中“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虽然,由于技术、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只能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提高本质安全是我们保障安全的最根本途径。

      生产现场所有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活动方面所用的设备、设施、工具、仪器仪表、材料;防护(保护)用品;保健用品;预警、报警装置和仪器;事故监测、自动消除灾害的系统;保安器件;防火、防腐、阻燃、隔音、隔热、保温、防辐射防护材料等,他们本身的性能及构成的系统,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他们的本质安全化程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条件。火力发电企业生产,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专业落实安全责任,经常性地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设备、仪器、仪表、报警装置、保安装置等检查,并认真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其缺陷。搞好机械、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减少设备和人为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定期组织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发电生产过程开展安全性评价,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物力的有效投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逐步提高发电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

      (五)改善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装置安全生产。火力发电企业应加强日常设备维护工作,及时消除生产现场设备、管道、阀门等的跑、冒、漏,认真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毒、减少有害物质对作业环境的污染和职工的健康危害。

      在火电厂检修生产现场干净卫生,工作场所布置合理,零部件、工器具摆放整齐有序,设备、电气安装标准规范,工具选用安全、合适等,能引导职工的安全行为,激发职工的安全生产热情和责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调节和维护生产。

      在发电生产各危险设备、管道、区域,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线、防护栏等,能引起职工注意,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有利于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控制事故损失为最低限度。

      五、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氛围

      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也是火力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是生产的首要前提,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出事故整改的“产出比”。企业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中有那么一条:“工作信念:除人力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可以发现并消除。”这是“事故难免论”的否定,是人们安全思想认识的飞跃。长期以来,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有生产,就难免有事故,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话来为事故开脱罪责。这种错误认识反映在生产实践中,就成了“做事越多,出事的机率越多,所以越积极肯干的人就越易受伤害。”无疑,这种认识对生产是十分有害的,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要使事故处于“可控”和“在控”状态,光靠设备本质安全化程度,及时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和缺陷,始终保持设备的健康状态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纠正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培育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氛围——安全文化场,这个场给每名职工以安全感、归属感、自尊自信的力量,参与安全管理的民主权利,融洽的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和安全互助协用关系,遵章守纪的大众氛围,形成共同进步的群体内驱力。这种内驱力能使下级乐意接受上级的安全指导,上级乐意接受下级的安全监督,以一种相容的心理态势,形成共同承担企业安全风险的凝聚力,使每个来到企业的人员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企业职工遵章守纪的行为,而不能作出违章违纪的事来。  

      实践证明,火力发电厂在开展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法在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方面成效显著,如广西大唐桂冠合山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在2005年开展安全性评价、开展危险点分析、建立标准工作票库、开展危险源评估以来,针对存在的危及职工安全的问题和隐患狠抓整改,可以说,目前合山发电公司在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方面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就目前合山发电公司的安全情况来看,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对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却收效不大。如有些部门习惯于把安全口号和规章制度挂在嘴上,忽视安全监督检查;很少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实践中;对安全活动、事故通报和安全简报缺乏事前、事后的认真分析、学习和总结,缺乏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相联系的意识和作风,缺乏一抓到底、一管到底和举一反三的工作态度和学习精神,没有起到真正的安全教育作用的目的。没有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安全机制,职工也就没有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作业习惯,相当多的人不能自觉的执行安全法规,或在执行中大打折扣,极少数人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是违章作业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恐怕只有依靠安全文化的培育,营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局面,才能真正将安全做好。 

      如果有了良好的安全氛围,让“要我安全”变成了“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全体职工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关心、相互配合,那么不讲安全的行为成了众矢之的,不讲安全的人成了过街老鼠,违章作业还会时有存在、事故还会如此频发吗?  

      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我认为:  

      第一、要把安全作为基础来抓,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效益看得高于一切,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从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到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正视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才会正确地履行好职能,正确的对待批评和监督,将安全做实管严。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实施,关键是要提高执法的水平和效能,强化执法的权威,增强执法的效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遏制事故的多发势头。  

      第二、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职工的思想状况,及时的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积极吸收行业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开展技术练兵,以竞争来引导职工安全生产,增强对隐患、异常和安全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和应对处理能力;同时关心职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团队学安全的良好风气,建立学习型班组,是给安全注入永久活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要形成整合力,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要把对安全的宣传摆在与生产同等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置来宣传。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教化人、陶冶人的功能,任何社会人都是一定的文化塑造和教化出来的。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由“木桶原理”看安全质量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忧患意识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