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浅析企业安全文化的五大功能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4

浏览:(9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浅析企业安全文化的五大功能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自安全文化。

      自八十年代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了研究和发展,并扩展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文化在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渐演绎成了各个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它体现为职工群体生活及生产所必需具备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这一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职工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稳定五大功能。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有助于培养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在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者的行为都与该项活动的安全状况有关。小到一个职工,一个班组,大到整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安全元素”。只有使每一个“安全元素”都绝对可靠,才能保证企业处于安全生产的良性发展状态。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内全体职工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必然会对职工的一言一行起指导作用。因此,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正确强大的企业安全文化场,杜绝习惯性违章违纪现象,使遵章守纪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习惯性违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习惯性违章,一类是群体习惯性违章。二类违章具有相互影响的特点;对个人习惯性违章如不加以及时控制,就能蔓延成群体习惯性违章,群体违章又是滋生个人违章违纪的温床,特别是对于新上岗的员工,还会误将习惯性违章违纪当成新的技术或技巧来学习。

      纠正习惯性违章必须以建立正面安全文化场为目标,从生产管理干部、生产一线工人进行全面治理:
      ①解冻:通过深入分析习惯性违章的重大危害和严肃厂规厂纪,双管齐下,熔开习惯性违章的群体思维模式,截断长期形成的违章违纪惯性力,宣布干部对安全管理的失职和工人违章违纪行为是不能容忍的错误,必须严肃纠正。

      ②教育: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典型经验、事故教训教育,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制定明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劳动安全纪律条款,实行严格的培训、考核及优选制度。

      ③奖惩:对遵章守纪表现突出者用奖励给予正反馈,强化其遵章守纪的意识;对违章违纪者用处罚给予负反馈,强制其改变违章违纪动机。

      ④教化:实行奖惩公开,运用各种宣传媒体推崇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曝光违章违纪劣迹,形成荣辱教化的安全文化环境,进而推动“安全文化链”,使正面的企业安全文化在每批新进厂的职工中得以延续,并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形成安全文化建设与提高遵章守纪的良性机制。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凝聚功能:有助于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
      社会越是发展和进步,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就越具有凝聚力,这就是为什么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A·B·凯利提出用“安全第一”作为经营方针后,结果使该公司得以从萧条中振兴起来的原因。职工对安全第一的认同感,将使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加深入人心;使“安全永在我心中,我为安全献一计”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企业的每位职工都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安全生产职责,积极认真地履行本岗位和责任区域内的安全责任,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还管他人瓦上霜”,并由此产生出保障本职工作安全圆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广大职工对安全工作“自查、自纠、自管”的工作新格局,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有力保障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企业安全文化的激励功能:有助于激发广大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评价及自我实现五个层次,1970年他又将其归并为三个大的层次,即基本需要(生理及安全)、心理需要(归属及评价)、自我实现需要。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两个层次,自我实现是指个体身心各方面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现,实现生命价值的历程和结果,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它体现为人类的激励观念;激励是人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它表明人类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中,以丰富的动机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企业安全文化强调职工对企业安全管理责任目标的认同与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目标与职工的个人目标是一致的,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个人需要的满足,使“发现一处隐患就是一份成绩,消除一处隐患就是一份功劳”在企业全体职工中产生共鸣、形成共识,从而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齐抓共管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企业的安全工作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决策层有领导重视,管理层有积极分子,执行层有业务骨干”的工作局面,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上档次,上水平。

      四、企业安全文化的约束功能;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是宣传和贯彻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肥田沃土,并通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到位落实,有效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通过标准化来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掌握科学规律,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科学方法,不断提高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水平,使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科学性。安全管理工作标准除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指导性、权威性和全员的认同性外,还应具有严肃的约束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转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必须根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依法办事,用标准化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从而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安全工作的可靠性。

      在人、机、环境系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过程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在制订安全标准时,应把规范人的安全生产行为作为制订管理标准化的重心。宏观方面,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等安全文化建设上应作出明确规定;微观管理方面,对每个岗位、每个操作人员的作业动作标准,包括操作标准、程序标准、个人防护标准、持证上岗标准等等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上也应作具体规定。标准化安全作业,将使企业职工养成整洁文明的生产习惯,提高人员素质,增强职工维护保持作业环境文明卫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通过人、机、环境三者优化,促进企业安全、有序、文明生产。

      五、企业安全文化的稳定功能: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安全。
      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万无一失地保障安全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管理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安全管理思维模式,并在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轨道中发展地延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使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不因安全技术人员的变动和其他突发性的因素而中断和疏漏,保证安全管理队伍不乱,人心不散,思想不松,工作不断,减少各种外界因素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使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得以延续和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安全。

      现代企业是技术、经济及文化的综合体,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通过其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稳定等功能,把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就是要将企业的全体人员(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及职工层)塑造成具有现代专业安全文化知识的安全生产力,企业只有具备掌握专业安全文化的安全生产力,才可能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健康、稳定发展。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素质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下一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