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思想、情感与安全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7

浏览:(9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思想、情感与安全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从人的本性出发,加强人文关怀,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正确可靠的安全思想,激发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内在情感,运用适时有效的激励手段,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局面。
        关键词:思想  情感  激励  安全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一个员工的头等大事和基本任务,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同时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现场规程、现场监督、奖惩考核等来规范和约束个人的行为来实现,对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个决定性因素的内在潜能有所忽略,对思想、感情与安全三者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本文想讨论的是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注重人文主义,以人为本,以人的正确思想为基础,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为动力,通过适时可行的激励办法,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达到安全生产的长远目标。
        一、加强思想教育与学习,建立正确的安全思想
        一切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不同的思想、觉悟、信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国家与民族都十分重视人们思想领域的教育与培养,所以笔者认为在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上加强员工的安全思想的教育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活着是为了幸福,这是每一人的共同追求,而幸福又是什么?是一个个有用目的的实现。那么,在安全思想中的有用目的如何在员工的头脑中牢固确立呢?现在我们基层大多员工追求的是能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能够在社交活动中得到平等的尊重。公司安全状况的优良与否能直接影响我们有用目的的实现,安全生产不能保证,事故对社会、对他人的损失与伤害证明你的工作的无效性,你的报酬、个人信誉、自我形象就不能保证,你就得不到社会回报与平等尊重,你付出的成本是延时过上小康生活或不能过上小康生活及至于生命载体,所以工作中的安全要求是自我要求,是生存这个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不是要我安全,而是我要安全,要让“我要安全”的思想变为潜意识,让规范的安全行为成为自觉行为。学习政治理论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学习文化知识可以帮助乐于自觉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安全思想与安全理念,学习实际技能可以保证安全思想在行为过程中的顺利实现;当然,思想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教育和提高。
        二、建立积极情感,掌握安全主动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内心都充满信任与怀疑、爱与恨、快乐与痛苦、生存与毁灭的冲突,当一些不利的因素占据内心时就会使心灵产生负压,产生消极的情感,进而在行为中就体现出与规律有偏差或背离,而这正是我们安全生产的大忌,试想,在实际操作时,与前人汗血总结的规律相悖将是什么后果。相反,积极的情感可以让人们快乐地工作在规律之中,能安全规范地完成工作,最后是脸上挂着汗微笑地吃面包。人是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但理智是克服消极情感的一方良药。当你遇到不愉快时,你的消极情感占上风,此时你是服从还是反对,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电力职工,此时应该是放弃无谓的反对,就正如任何体育比赛都要遵守规则一样。当你的劳动报酬不公正时,你是怨恨还是理智?你是怀疑还是理解?你是前进还是退却?答案是显然的,战胜消极情感,建立积极情感,因为你是有觉悟、有文化、有理性、有心智的电力工作者。建立积极情感还需要领导及时掌握员工的情感动态,与员工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影响安全生产的思想状态和不利元素,对于工作、人际、家庭矛盾造成的消极情感要及时进行谈心和疏导,消除和化解矛盾、情绪、隔阂;及时掌握员工想什么、需要什么,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当然员工在情感消极时也应与组织领导主动交流,这样我们在一个互动的平台上共同建立积极情感,扫尽安全生产中的障碍,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性,以人为本,推动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与可靠保证。
        三、运用激励机制   推进安全生产
        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在原因,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动机决定于人的需要。通过建立适宜的目标而激发人的需要,将人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推进,从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管理的目的与要求。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要有力度,要让员工知道,合格规范的安全行为,高超的安全技能,良好的安全业绩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其实安全高效地向用户供电就是公司的效益。通过大力的激励既是对安全生产作出贡献员工的业绩认同,也是员工自身追求幸福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工作中员工相互间也产生信赖感与向心力,进而提升团队素质。通过有效的激励,正确调节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使每一个人都受其影响与制约直至养成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以人为本  构造和谐安全的作业环境
        从人性出发,关爱员工,因为关爱可以净化心灵、稳定思想;尊重员工,因为尊重可以提升人格、产生主人翁意识;理解员工,因为理解可以相互宽容、构筑和谐;让员工深深感受到公司是我们的公司,我是公司的员工,对内是员工,内练素质,对外是公司,外塑形象。人的体力、智力、情绪都有生理周期,那么在安排工作时就要按照规律进行。笔者在上海MWB公司学习时了解到,该公司员工的生日那天会收到公司的鲜花和总经理亲笔签名的贺卡,在年终财务报告通过后公司领导会亲自向员工表示感谢,在车间的墙上张贴着心中偶象的图片,员工还可以通过公司网站点播喜爱的歌曲,不轻言加班,人文关爱随处体现;松下公司对每个员工的合理建议,均会收到公司的礼品,如被采纳则是红包,尊重厚爱随时体现。去年我公司就对基层运行班组的记录进行调整、合并、撤消,深得赞赏,以人为本具体体现。现场监督着重指导与纠错,不轻言考核;着重关爱与提醒,不轻言指责;着重总结与提高,不轻言归咎。自上而下,共同构造和谐安全的作业环境。
        五、结语
        保证安全生产的因素诸多,唯有人的因素是最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以人为本,牢固安全思想,引导员工情感,有效激励,营造和谐环境,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开发并凝聚广泛的安全注意力资源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下一篇:营造和谐——兼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构建 - 安全文化基本理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