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115)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电力企业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引进的一种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文化、安全文化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论述,说明了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是控制及避免不安全事件的最有效的管理方式,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1 引言

        无危为“安”,完整无缺为“全”。安全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物质伤害、财产损失和精神恐慌的一种自由状态。当然,这里所讲的安全,既包括人的安全,也包括物的安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安全的发展史。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建设以及文化娱乐等,都离不开安全,安全于人们息息相关,所以说安全是人类追求终极目标的基础、是“天”。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生产就根本无法保证,其生存和发展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水中月亮。企业的兴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做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安全生产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电力企业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为安全生产的方针,加以贯彻执行。所以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每一个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如何强化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是每一位安全生产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2明确的概念

        1)文化:文化的观念很广,广义的文化观念按照《辞海》的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说白了文化就是人们的行为观念,生活或生产及风俗习惯,是一种历史的沉积。文化在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东西方文化、饮食文化等。我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它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学术、道德、风俗以及其他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把“文”与“化”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词,意思是说:通过人文教化使人们自觉行动。人文是指社会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2)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后,在评估报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概论。我国安全文化的引进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目前对安全文化的内涵也有多种表述。这在安全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是正常的现象。归纳一些专家的论述,一般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类。

        “狭义说”的定义强调文化或安全内涵的某一层面,例如人的素质、企业文化范畴等。如1991年国际安全核安全咨询组在INSAG—4报告中给出的安全文化定义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安全为天),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西南交通大学曹琦教授在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理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并指出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具有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和企业现代管理的特点。

        上述两种定义都具有强调人文素质的特点。其次还有定义认为: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以企业安全生产为研究领域,以事故预防为主要目标;或者认为:安全文化就是运用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安全文艺、安全文学等文化手段开展的安全活动这两种定义主要强调了安全文化应用领域和安全文化的手段方面。

        “广义说”把“安全”和“文化”两个概念都作广义解,安全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扩展到生活、娱乐等领域,文化的概念不仅包涵了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等人文方面,还包括物态文化、环境文化等硬件方面,广义的定义有: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组织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提出了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单位有如下特征: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信息交流,共享安全是重要的想法,对预防措施效能的信任。”

        我国劳保科技学会副秘书长徐德蜀研究员在《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系列丛书》中把安全文化定义为: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灭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我们认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这种定义建立在“大安全观”和“大文化观”的概念基础上,在安全观方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在文化观方面包含精神、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括行为、环境、物态等实践和物质的内容。

        3)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他强调以人为本,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关注安全,呵护生命。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是狭义的,特指意识形态方面。实际上安全文化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意识形态方面,如安全基础设施,安全装置、生产设备和生产使用的工器具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佩戴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为改善作业环境而增加的除尘设备等等就属于物质方面的安全文化建设;而为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开展的宣传教育培训,为规范人们的作业形为而制订的各种规程、规定等规章制度,以及为保证各项生产工作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安全性评价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等都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安全文化建设。因此安全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写几篇文章的事情,而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文文化,是劳动结果的高度概括,如果说,“综合国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指数,那么安全就是反映一个企业是否强大,是否具有发展后劲的一个综合指标,当然,这里所说的安全是在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离开生产就谈不上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安全生产层次,提升生命质量。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进行设备治理和改造,改善作业环境,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和在控。

        3 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保持安全生产的相对稳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2)意义: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动地、有目的创立健康的企业安全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现代管理已经从:

        人管人(经验管理)——制度管人(科学管理)——文化管人(文化管理)。

        人管人(直接监督/经验管理):总有管不到的地方;管理者有计划、员工无计划。

        制度管人(科学管理/机械的管理):既有管不到的地方,又有管的死的问题;对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每一项行为都加以计划和规定——过程标准化;这种方法通常是不可能的完全实现的。

        人管人、制度管人,都是领导管人,员工被管,谁愿意被管?

        文化管人:是氛围管人、是自己管自己,是自己约束自己,谁愿意孤独?谁也不愿意孤独,这就是大家说的从众心理。

        安全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存过程中的安全观念、安全方式、安全行为以及安全规范、安全环境的总和,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是对客观条件的意识和精神反映。作为人类生产与生存实践的结果,又影响未来的安全实践,安全文化形成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因此随着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安全文化也会发展变化。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的安全观,它决定着人们对于安全生产和安全活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对于一个社会或企业发展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建设安全文化的意义还在于:

        ①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它对于预防事故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

        ②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保障安全的基础性意义;

        ③ 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4 如何开展安全文化建设

        1)领导带头做安全文化建设的急先锋

        领导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成果以及企业的发展等很大程度不同取决于领导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行为习惯以及责任意识等。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其实质就是一把手文化,特别是在我们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各级领导要带头做安全文化建设的急先锋。这就要求我们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把建设好安全文化做为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二是亲自策划并参与安全文化建设,形成本企业特色的的文化;三是自觉地学习党、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系统和上级主管部门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组织制定适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并模范地遵守;四是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改善员工的作业条件和劳动环境;五是对保证安全生产长期稳定运行的承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在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带头在安全文化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努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全员参与共筑安全文化大厦

        在电力企业中,每一个岗位都有岗位安全职责,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对安全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整个电力企业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岗位员工就好比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每一个零件出了故障,都有可能使机器停运,导致事件的发生。据不安全统计,电力企业发生的不安全事件,88%以上都是由于个别人员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缺少,责任心不强酿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而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全员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既要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及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全体员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又要注重安全生产责任心教育,抓住影响员工队伍安全素质的薄弱点和关键点,开展好经常性和系统性的安全教育及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3)注重实效有的放矢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安全工程,既要有长期的建设规划,又要具体工作计划及实施细则,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一是根据企业十年或五年发展规划,相应地制定企业十年或五年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并逐年组织进行实施;二是依据安全文化建设长期规划,结合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编制年度安全文化建设计划及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三是脚踏实地地做一些细致的具体的工作,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如:编制员工安全行为规范手册,规范员工行为;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大讨论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漫画、安全警句征集;设立安全文化走廊,粘贴安全宣传画,在生产现场划定安全通道、防碰头线、防踏空线、阻塞线;在生产现场悬挂安全理念、安全警示标识、安全禁止标识、安全提醒标识及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通道位示图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安全文化建设从强制性的理念灌输,向自觉性的行为养成转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期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底蕴,是企业及企业员工在企业建立、发展、壮大等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劳动成果的高度概括;它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文人墨客的华丽文章,而是实实在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存在。因此,我们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文化论文化等,将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割裂开来,形成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两张皮,这就失去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要认真总结安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提练,形成具有本企业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指导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创造本企业美好的明天。

        5 结束语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我们必须不断进行丰富与完善,通过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不安全事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安全文化论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传统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承与变革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转化成员工自觉行为的有效途径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