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8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本文提出了他企业安全文化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创新性观点: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理解企业安全文化不能脱离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不能离开企业文化去建设、仅在生产领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是严重误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两点论”。这个理论的传播和普及,必将纠正普遍存在的认知错误,指导企业正确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坚定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两点论

        近几年,学界和企业界都在努力研究和探索企业安全文化,漫步新华书店,浏览因特网,会看到很多企业安全文化方面的论著,走进工业企业,会看到、听到、感受到安全文化建设在推进,这是一个很值得高兴的局面。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的质量,促进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作者对企业安全文化理论和实践作了三个系统思考。

        理解企业安全文化不能脱离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1.理解企业安全文化要从正确理解“安全文化”概念开始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在停堆检修前的汽轮发电机负荷试验中,由于反应堆的技术可靠性较差,加上工作人员的行为不符合运行规程,核电站没有独立的管理体系等运作方面和组织机构存在重大缺陷,发生了堆芯熔化和核放射外泄严重事故。1988年国际原于能机构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上首次提出“安全文化”概念。同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其“核电的基本原则”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从最早提出“安全文化”概念,到最早把“安全文化”作为重要的管理原则,都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定位“安全文化”,即本来意义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

        2.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理解例举

        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正式出版《安全文化》小册子,次年,小册子在我国翻译出版;1993年,我国当时的劳动部长李伯勇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把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社会的全民的安全文化。当前,我国各具内涵的“安全文化”定义反映着这种拓展:

        其一:“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这是一个“社会安全文化”定义。

        其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物质环境。”这是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定义。

        其三:“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这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企业和行业安全文化”定义。

        其四:“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而进行的长期管理活动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员工职业行为中所体现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构成和影响社会、自然、企业环境、生产秩序的企业安全氛围等的总和。”这个定义指出了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实现企业宗旨、履行企业使命”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全员性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理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3.准确理解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辨析的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企业文化概念间的关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安全文化同属于安全文化,但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企业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社会安全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企业安全文化于是也就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它与社会安全文化一样,也属社会文化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与社会安全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作用的领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本来意义上的企业文化角度讲,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一定背景和条件下,对企业文化的特殊理解。我们理解企业安全文化应从“企业安全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特殊理解”来认识,如果把它与社会安全文化、社会文化等同起来,有淡化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走进“假大空”误区的危险。

        第二,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从属性。企业安全文化属企业文化范畴,从属于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对其从属性的最通俗说法。如果把企业安全文化细分有意义,可以分出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安全决策文化、安全经营文化、安全管理文化等等,这些“孙”概念还能分出“更小字辈”概念。企业安全文化及其所有“小字辈”概念,都从属企业文化而存在。

        二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仍然是企业文化,特征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及其员工具有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和确保企业实现全面安全的素质与能力——可以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来概括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除企业安全文化外,企业管理文化、创新文化、和谐文化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特征。

        三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人本原则为指导,适应时代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和接纳了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眼光、新的精神,采取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策略,而逐步形成的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价值观体系。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践行“以人为本”,“员工价值至上”,“员工发展第一”等企业文化观念。离开“以人为本”前提的企业文化,不是先进的本来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战略和执行的各个领域,作用于企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针对企业和员工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打造企业管理的新模式,将促进企业管理向自主管理、自我控制跨越。这样的企业,培育的是一种同心同德、令行禁止、公平公正、追求优异的素质和能力,一种包括了企业安全素质、员工个人安全素养等在内的综合能力。

        4.我们的企业安全文化定义

        准确的理解企业安全文化,给研究、认知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认知层面出现的迷茫,实践层面存在的“花拳绣腿”,都与脱离企业文化来认识、来定义企业安全文化有关——理论没有起到正确引导意识和正确指导行为的作用。基于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我们的企业安全文化定义是: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特征,是企业通过全面而深入地实践以人为本价值观,企业管理上升到自主管理、自我控制阶段后,企业形成的强烈安全意识和确保企业实现全面安全的素质与能力。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不能离开企业文化去建设

        当前,不少培训机构在指导企业,以及企业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都存在离开企业文化去研究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去企业文化”现象。

        第一,培训机构的“去企业文化”现象。他们把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对立或并列起来,指导企业建立独立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其实,他们指导企业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维,就是“比猫画虎”——比企业文化的“猫”,画企业安全文化的“虎”。企业文化建设有企业文化纲要和企业文化体系,他们就指导企业做企业安全文化纲要和安全文化体系;企业文化体系里有企业价值观,他们就指导企业提炼企业安全价值观;企业文化体系里有企业作风,他们就指导企业提炼企业安全作风;企业文化体系里有企业道德,他们就指导企业提炼企业安全道德。企业文化建设推进的基本做法是开展“企业价值观实践活动”、建立企业文化网络、完善机制制度,他们也指导企业开展“企业安全价值观实践活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网络等等。

        第二,企业的“去企业文化”现象。在“去企业文化”理论的误导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完全脱离了企业文化的轨道,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之外制定企业安全文化纲要,在企业文化体系之外建立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外安排企业安全文化工作。有的甚至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代替企业文化建设。不少管理人员也质疑:在没有提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之前,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对于安全工作管用,现在一旦有了这个概念,企业文化体系就不管用了,是不是没有“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安全文化就无法建设了?!

        第三,“去企业文化”现象的危害。把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对立起来,“另立炉灶”,妄图在不实践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建成企业安全文化,在一些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被冲击。有的对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别计划、分别安排、分别考核;有的在不同的月份分别部署两块工作,一些月份部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另一些月份部署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二是引发连锁反应。企业其他部门也跟风效仿,通过“比猫画虎”分别规划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亚文化”,如企业廉洁文化、企业财务文化、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经营文化等,有个企业的亚文化系统多到不能穷举。三是扰乱企业管理秩序。各领域各部门都在强调自己的“文化”,实践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不但企业文化纲要、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成为摆设,被束之高阁了,而且出现了争时间资源、管理资源、争机构编制、比花架子等问题。

        第四,对于“去企业文化”应及时做好两点认知反思

        一是离开企业核心价值观根本建不成企业安全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实践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大环境大目标,离开企业共同价值观去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违背了“环境”常识。一个人站在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大环境),即使他有“不随地吐痰”的强烈意识和习惯(大意识),还会“随地吐痰”(小意识);一个丝毫没有文明素养的山野人(小意识),一旦走上干净如洗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台阶(大环境),也会生出“不随地吐痰”的意念(大意识)。一个在中国文化下成功经营的商人(适应了中国环境),出国经营不一定成功(不适应了外国环境);一个恪守西方经营原则的跨国公司企业家(适应了本国环境),或许会在中国的经营中翻船(不适应中国环境)。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同理,企业安全文化只能在各领域、各部门和全员的共同参与下,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孕育、生成和发展,否则,企业安全文化根本无法建成,这同样是个常识。

        二是没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建不成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提法没有错,错在实现的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意义是通过培育共同价值观、提高企业凝聚力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升企业管理的层次,包括增强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经营的素质和层次,使企业具有安全文化的特质。如果企业安全领域离开了企业文化建设整体,离开了企业文化建设整合优化的基础管理平台,不依靠企业凝聚力这个共同价值观资源,去单兵作战建设安全文化,不但理论上非常幼稚,实践上也行不通。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先进的企业基础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终究会事与愿违。

        仅在生产领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是严重误区

        1.当前我国还存在仅仅在生产领域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狭隘安全观

        有三种背景:

        一是“形象工程”。一些煤炭、化工、交通企业,因为出了瓦斯爆炸、有害气体泄漏、重大交通事故,不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也抢救重建投入巨大,损失惨重,更要紧的是政府关注,媒体关注,企业的社会形象顿时降到了低点,企业经营者的乌纱帽岌岌可危……在这紧要关头,他们才增强了“生命至上”、“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意识,开始把“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口号上升为企业观念。这些企业,多数是出于给政府和社会舆论一个交代,作为应急之策和“形象工程”,才草草下发了以加强现场管理为内容的安全文化建设文件。

        二是回避矛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场管理革命,没有体制、机制、制度相适应,企业文化建设只会停留在表面。建设安全文化,哪怕是权宜之计,企业制度也需要与企业文化接轨。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时代和政府要求,出于作秀,形式上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但怕承担变革风险,不愿触及体制机制方面的矛盾,于是,就将企业安全文化定位在生产领域了。

        三是错误理解。一些人至今没有从“不死不伤是安全”的狭隘思维中清醒过来,他们认为,死了伤了是不安全,生产过程无死亡就是安全,很少想到还有比“死了伤了”更不安全的事情。一个企业因决策失误,投资的20亿元人民币打了水漂,企业因此破产倒闭,一万余员工没了岗位,失业在家;一个企业因机制不活,三年内高技术员工流失2/3,致使企业精密车床无称职人上岗,不合格品率经常在60%以上。这两例中一人没死一人没伤,企业却很不安全。

        2.狭隘安全观的三种表现

        一是“穿新鞋走老路”。以生产安全定位企业安全文化没跳出以往企业安全管理的思维,他们的安全文化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旧体制、机制、内容、方法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继续他们一直运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如完善“七条线”(行政、纪检、宣传、群监、协管、青岗、保卫)安全综合管理、群防群治群监的管理形式,坚持“十一法”(媒体宣传、案例警示、环境教育、党员包保、文艺宣传、送温暖、安全会议、家属联保、身心调适、安全学习活动、安全奖惩)安全宣传教育,坚持三台(“曝光台”、“警示台”、“闪光台)制度,坚持每月一次的全企业范围的安全大检查。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这种模式有例行公事、走过场的成分,需要增加“治本”的内容,却很少有企业变革它。

        二是“部分人的事”。把安全文化局限为生产安全文化后,主角仅仅是企业的安全部门、宣传思想部门和群团组织,其他部门和其他战线领导成了旁观者,安全文化建设异常脆弱,成效也有限。全员参与、部门联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经验,这个道理他们不但懂,而且还在他们的文件里、总结里、领导讲话里经常强调,但他们讲的“全员参与”、“部门联动”只是一定范围的“全员”和“联动”,且只是一种说教,没有评价机制作保证。

        三是视野狭窄。就安全说安全只能是临时性的短线操作,反映了落后的安全管理观念。自人类社会之初,人们就把流血死亡作为不安全来认识。“那地儿不安全”是人类对安全的最原始理解。现在已经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不仅仅是生命安全,确保生命安全的也不仅仅靠围着生产过程的事故和隐患转圈圈。没有大视野,没有先进管理理念,杜绝不了生产过程的伤亡。那些杜绝不了伤亡发生的企业,很多提炼了似是得力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生产一线”、“把企业变成军营,把职工训练成军人”口号,采取有严格的防范措施,一而再地下发过“加强”、“深化”、“进一步加强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的文件,坚持开展着大兵团、地毯式、密集型安全大检查活动,有的不惜血本去投入,去强制推行某种管理方法,看似轰轰烈烈,结果是零星死亡经常有,年年还有大事故。原因在视野狭窄,管理模式落后。

        3.要站在企业文化的平台上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企业全员的共同安全观、企业制度安全观、企业发展安全观等的平台。各领域人员在共同的政策机制下工作和生活,会同时产生一种约定俗成的共同思维和习惯。这种企业文化每时每刻都作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影响着员工的思想情绪。在机制比较落后的企业,员工会因对企业劳动政策的不满而分散操作精力,会受管理人员纪律松弛的影响而降低工作热情,会联想到个别管理者的言行不一而消极怠工。因此,企业所有领域都积极实践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道德精神,企业的人事制度、分配机制、管理习惯、整体运作都与企业文化相适应,让人人都为实现包括资金安全、人才安全、品牌安全、产业安全、生产安全等在内的企业全面安全而努力时,才真正叫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不跳出狭隘安全观,不可能实现企业的“零隐患”、“零事故”、“零死亡”。

        对系统思考的结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两点论”

        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存在脱离企业文化去理解,离开企业文化去建设,仅仅在生产领域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等问题外,还存在把企业安全文化当作一个“筐”,把安全宣传教育当作主要内容等问题。前三个问题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归纳以上系统思考,我们得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两点论”的结论:

        第一点:坚持“一个企业文化”操作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一是强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不可分,二是强调企业所有岗位上的人和他们的工作都与企业安全有关,三是强调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道德等企业文化体系的全部要素,是企业安全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一个企业文化”,反对“另立炉灶”,企业文化体系全面落实了,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了,企业才会产生安全文化。

        第二点:坚持“有企业文化建设才有企业安全文化”实践

        企业任一部门、任一类人不参与共同价值观实践,说明全员没有参与,还没有真正启动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安全工作在内的所有工作,都全面实践了企业文化体系,才称得上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不安全、未来发展不安全是与人身重大伤亡同等严重的不安全。只有“全面安全”这一共同意识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意识,企业才会有企业安全文化。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如何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特征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