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建积极安全文化 促安全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9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建积极安全文化 促安全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安全是民航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很荣幸能够借助民航强国论坛暨民航行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理事会成立大会这个高端平台,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探讨,凝聚建设民航强国的心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积极的安全文化,促进民航安全发展》。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持续安全战略

      航空安全是广大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的共同期待,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更是民航人不懈的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和提升。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认可国际民航组织关于安全的定义,即通过持续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理,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的一种状态。

      2008 年,民航局党组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持续安全理念。持续安全理念认为 , 安全是一种状态,通过持续加强理念体系、法规体系、队伍体系和责任体系建设,我们可以创造使航空界、政府和公众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经过两年多的大力宣传和深入实践,持续安全理念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成为促进民航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指针。

      2009 年,民航局党组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号召中国民航人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建设民航强国,首要的是实践持续安全战略,这是由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实施持续安全战略,就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系统管理、持续改进的思路,继续加强理念、队伍、法规、责任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和综合安全保障能力,持续降低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将我国民航运输飞行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风险降至并保持在航空界、政府和公众可以接受的水平。

      “ 8.24 ” 伊春空难发生后,行业部分员工产生了一种悲观的论调,认为伊春空难中断了全行业保持了 69 个月的运输飞行安全纪录,持续安全理念不好再提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持续安全是一种状态,并不是绝对不发生事故。只要行业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持续保持下降趋势,并低于同期国际航空安全水平,中国民航就是持续安全的。根据统计, 2000-2009 年 10 年间国际民航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为 0.3 ,而同期中国民航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 0.11 ,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1-2005 年,我国民航运输飞行 1044.27 万小时,发生重大以上运输事故 2 起,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 0.19 ; 2006 年至今年 9 月底,我国民航运输飞行到 1904.74 万小时,接近上一个五年的两倍,而只发生重大以上运输事故 1 起,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 0.05 ,比上一个 5 年下降 74% ,好于同期世界民航航空安全平均水平。

      因此,全行业要统一思想,振作精神,更加坚定地实施持续安全战略,以更加优异的安全业绩向建设民航强国的目标迈进。我们相信,只要全行业励精图治,中国民航的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会持续降低,航空安全水平一定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二、民航安全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物质生产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形成了诸如生产生活安全的许多认知和思想。它们不仅几乎同时产生、同等重要,而且一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支撑与动力。正是人类这种在物质需求之外对精神、道德、理想、情操、智慧等的需求、向往和实践探索,催生和孕育了不同于物质文明的另一种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就是文化。文化一旦产生,便使人类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先哲的精辟概括,既是对文化性质的深刻揭示,也是对文化功能的正确总结。经济与文化之于人类,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生产活动的功能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文化的功能又是什么呢?就是满足人们各方面的精神需求,譬如生命安全、追求幸福、增长智慧、涵养德行,提供正确导向,促进和谐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民用航空活动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民用航空器承载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时代结晶和人们安全快捷的交通需求,民用航空活动格外受到社会的关注。民用航空器的安全运行,既离不开规章标准执行和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硬性保障,也离不开积极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政策等文化因素的有力支撑,而后者,就是我们提倡的有价值的安全文化。李家祥局长在论述持续安全理念时指出,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下一个层次,是人文内涵式的管理,也就是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人文需求和人文自觉。尽管目前我们处在规章管理阶段,但我们更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在生产运行中理念引领、道德塑造、作风养成、环境优化、精神锤炼等方面的功能,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砥砺行业精神,促进持续安全,为建设民航强国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三、大力推进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我国民航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功能,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 全行业、各单位要以“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重要思想、基本方针统领行业安全工作,建立以之为核心的科学的行业安全理念体系,视安全为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视安全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视安全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体现。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安全与投入、安全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切实将“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安全政策以及运行手册、经营策略、绩效考核乃至员工的职业安全保护之中。要坚决纠正那些要发展不要安全、要效益牺牲安全、要服务忽视安全和要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却忽视员工职业安全、要安全却舍不得投入的错误的思想倾向。

      二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行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而这些准则和职业道德正是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文化载体。作为国家重要的窗口行业和视安全为生命的民航运输行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实现行业使命、促进行业持续稳健发展至关重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要的是要强化“四个意识”: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即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生产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管理人员的安全领导责任和普通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建立健全明晰、严格的安全责任体系;二要强化规章意识,即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行业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标准,严格执行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的手册,制度、建立健全严密、高效的规章执行体系;三要强化学习意识,即积极参加安全培训、主动吸取事故教训、深入开展技术研讨,建立健全开放、进取的组织学习体系;四要强化合作意识,即进一步优化作业管理、加强系统沟通、建立共享平台,建立健全合作共赢的行业协作机制。

      三是创造积极的发展环境。安全是为了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加安全 。全行业、各单位要努力创造积极的发展环境,促进安全文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制定规章标准时,既要考虑提高各项安全规章标准,又要关注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在制定安全政策时,要特别关注那些有助于改善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既要鼓励主动报告行为,又要严肃处理瞒报谎报事件。在执行管理规定时,既要考虑到刚性的约束,也要注重柔性的激励。既要谋划企业的长远发展,更要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诉求。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真正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实质转变,从而使安全生产成为一种文化需求和文化自觉,构建起积极的行业发展环境。

      文化之花绽放,安全之基永固。我们相信,只要全行业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持续安全理念,不断创造更好的安全业绩,我们中国民航人一定会在建设民航强国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豪迈,中国跻身世界民航强国将指日可待!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是实现企业零事故目标的有效途径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