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四个方面抓实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11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四个方面抓实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也是一个单位的名片。一个企业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安全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发展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灵魂,是凝聚企业职工意志、熏陶职工行为、强化基础管理的无形资产和精神力量,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保障力量。

      为此,必须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实安全文化建设。

      一要抓实理念宣贯,增强引导力。在企业内部,做好宣传工作同样具有统一认识、引导方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积极作用。建设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离不开宣传工作的引导、渲染与鼓动。通过有力、有效的宣传,有利于培养全体职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心,促进职工透彻领悟安全文化的内涵,将安全文化理念牢记于心,从而以理念指导行动,以思想约束行为,实现安全工作上的“知行合一”。

      强化安全文化理念宣贯,首先,要加强政策法规的正向宣传。通过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安全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体职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职工群众从我做起,积极维护安全生产秩序,有效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局面。其次,要发挥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企业领导者和部门管理者,要不断总结,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安全文化心得感悟,以此向广大职工进行宣传,取得职工群众的广泛理解,并最终实现全体职工的认同与遵循。第三,要加强先进典型宣传,强化落后典型曝光,为职工群众树立学习、赶超的榜样,敲响警示、鞭策的警钟,以此形成做好安全工作光荣的主流价值观,实现宣传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

      二要抓实制度建设,增强约束力。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理念建设,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安全规章制度、管理工作流程和各种行为规范之中,从而将安全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制度条文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规行矩步的刚性约束力。

      首先,要注重安全规章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制度建设的标准和质量。要通过民主讨论、管理部门审议、专家论证等多种形式,使安全规章制度建设既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又能够达到全员认可与全面覆盖,发挥制度在安全工作中的“防火墙”作用。其次,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持续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修订,使制度始终与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相匹配,持续发挥制度的最大效用。第三,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维护与坚决执行,也是一纸空文,有时可能比没有制度所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

      三要抓实载体运用,增强感染力。安全文化建设,无论是教育、宣传,还是推介、执行,同样离不开一定的形式与载体,不如此,就难以与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相融合,就难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现孵化创新与扩展升级作用。

      首先,要广泛开展以安全文化理念养成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对主题活动的设计,要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与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发挥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促共进作用。其次,主题活动要注重连贯性与针对性,每一个主题确立以后,要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宣传教育与广泛研讨,通过主题辩论、故事演讲、论文征集、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发挥主题活动的凝心聚力作用。第三,要坚持安全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性原则。除了开展主题活动以外,还要精心设计一些诸如文艺表演、漫画展览、职工论坛、参观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以有效的载体发挥安全文化对职工群众安全意识养成和安全能力提升的承载功能。

      四要抓实能力提升,增强战斗力。职工队伍的能力建设,同样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定的业务技能作支撑,再先进的安全文化也难以在实际行为中得到完整科学的体现。抓实职工的能力提升,就是要把职工的安全业务知识培训、技术技能训练、安全意识培养等工作作为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职工技能开发的重要方面和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予以落实,做到制度化、持续化、常态化。

      首先,要制定安全教育培训的计划与规划,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长线工作,作为学习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企业管理范畴进行运作,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法定形式确定下来,实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其次,要创新安全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效果。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机地结合,并且把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即在培训理论知识时应侧重于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让培训对象多积累一些实践知识,通过现场实物讲解,实地操作演练进行教练结合,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使视觉、触觉、感官同时投入学习,不断提高实战本领。第三,要注重发挥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保障作用。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关键要害岗位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凡是未取得岗位资格证者,一律不得单独顶岗;对那些新入企业的职工、转岗职工,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于所有岗位职工,都要进行岗位适应性培训,定期进行岗位技能鉴定,不合格者必须坚决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补课,确保每一名职工都能够胜任岗位安全要求,有能力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素质优秀者的表彰与奖励力度,坚持安全素质与岗位安排、职位晋升、待遇兑现、评先推优等相挂钩,以有效的机制保证安全素质高者能够达到地位高、待遇高,由此调动每一名职工提升安全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安全提供可靠的素质支撑。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之安全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探讨石油工业中的安全文化创建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