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构建独特的煤矿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220)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构建独特的煤矿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由于近几年中国煤炭市场的好转,煤炭生产的加速度一提再提,但与其不宜相配套的是煤矿的各类事故也一波强似一波。尽管政府加大了监管和处罚力度,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但是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在于一些煤矿还没有沉淀形成丰厚的企业安全文化底蕴。

      对于煤矿来说,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归根结底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杜绝事故的关键。

      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而管理手段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对于煤矿安全管理尤其如此。被管理者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漠视或抵制,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不安全行为上,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是必然发生事故。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职工遵章守纪是不可能的,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概念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纪”转变成“我要遵章守纪”。

      因此,煤矿企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与时俱进。应该总结、宣扬现代的安全文化与安全素养,屏弃陈旧的错误的安全文化,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同时积极向兄弟煤矿学习交流,借鉴他们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自我。

      要以良好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为基础,创造提高安全素养的氛围与环境。煤矿企业职工个人安全素养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还要依靠群体效应的引导,这与人的“从众心理”有关。企业的领导应该为职工创造一种“谁遵守安全行为规范谁有利,谁违反安全行为规范谁受罚”的管理环境,持之以恒,使职工将遵守安全行为规范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而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为被同事们轻视,则职工整体的安全修养必将大大提高。

      要将安全文化融合于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在煤矿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应该在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合进安全文化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文化的氛围。在企业中也许看不见听不到“安全文化”的词语,但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事事体现安全文化,这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

      要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综合知识与技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结合职工基础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经常。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世纪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企业安全文化之己见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