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氨及其职业危害

来源:职业病网2019/11/25 16:31:10

浏览:(2019)  评论:(0

  • 摘要
  • 氨(NH3)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分子量17.032,密度0.597g/cm3,凝点-77.7℃,沸点-33.5℃。

      氨(Ammonia,NH3)

      氨及其职业危害

      氨(NH3)在常温常压下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分子量17.032,密度0.597g/cm3,凝点-77.7℃,沸点-33.5℃。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即为氨水,又称氢氧化安(ammonium hydroxide),具有强碱性,氨在常温下加压可液化,成为无色液体。浓氨水约含氨28%~29%。

      

      氨气可用于制造硫馁、碳酸氢馁、尿素等多种化肥;液氨直接制作氨水,用作农业肥料。氨还可用于制碱、制药、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各种有机化学工业。上述职业活动中可接触到氨。但在生产中往往由于液氨钢瓶、液氨罐爆炸或高压液氨管道断裂和阀门破裂,及因设备失修,跑、冒、滴、漏等液氨外溢或运输中意外事故等可致急性中毒。

      

      氨常以氨气吸入进人体内,进人肺泡内的氨少部分被CO2所中和,部分吸收至血液,被吸收的氨少量可随汗液、尿和呼气排出体外。氨在肝脏中解毒形成尿素,吸入大量氨后,血和尿中的尿素含量增高。氨主要作用于鼻、眼及呼吸系统,对粘膜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一般低浓度使眼结膜、鼻咽部、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等。高浓度可使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及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壁,破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的气/血屏障破坏,使肺间质和肺泡有过多渗出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急性中毒事故主要见于生产设备或管道爆裂,在无防护的条件下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进入氨贮槽,或运输途中氨容器破裂外溢等情况。轻度中毒常有流泪、结膜刺痛、咽痛、咳嗽、痰中带血、胸闷等。数日内可恢复。


      文献下载:氨及其职业危害.docx

      相关阅读:柴油和臭氧职业危害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柴油和臭氧职业危害

    下一篇: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职业危害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