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肠型急性放射病

来源:职业病网2020/4/15 17:04:15

浏览:(972)  评论:(0

  • 摘要
  • 人体受10~50Gy全身照射后,便可发生以肠道损伤为主、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的肠型放射病。其特点是肠道严重损伤和破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临床症状掩盖了其他系统的变化。

      肠型急性放射病

      

      人体受10~50Gy全身照射后,便可发生以肠道损伤为主、出现严重消化道症状的肠型放射病。其特点是肠道严重损伤和破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临床症状掩盖了其他系统的变化。肠型放射病的最突出病变是肠粘膜广泛水肿、出血、溃疡、上皮大片坏死脱落、隐窝破坏、绒毛裸露,肠粘膜变薄。随之,有大量液体渗出,发生频繁的呕吐和血水便,伴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同时,肠腔内毒性物质和细菌均可进入血液,引起毒血症和败血症。故肠型放射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水、电解质严重失调,中毒性休克、败血症和循环衰竭等,亦可死于肠套迭和肠麻痹。本型放射病人一般均在1、2周内死亡。由于肠隐窝和肠上皮再生较快,如能采取补液、抗菌等有力对症措施,可以度过早期死亡危险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

      blob.png

      肠型放射病时,造血组织的损伤比骨髓型患者更为严重。因肠道病变急剧发展,尚不及出现造血系统症状时,病人即已死亡。如抢救得力、肠病变和症状得以缓解时,则仍可出现严重的造血型放射病病程。本型放射病治疗原则主要是及早采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措施,并进行输血及骨髓移植等,以力争使病人度过早期死亡高峰期,并在输注外源性造血干细胞条件下希望造血功能能够重建。治疗肠型放射病需进行骨髓移植,但骨髓来源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参看“急性放射病”。


      文献下载:肠型急性放射病.docx

      相关阅读:肝胆显象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肝胆显象

    下一篇:钋一铍中子源与补救行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