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遗传性肥胖】

来源:转载2022/12/8 15:08:09

浏览:(66)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遗传性肥胖】,来自频道减肥瘦身

      遗传性的肥胖是比较难减的,但是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尽量保持饮食的均衡,平时少吃一些多糖多淀粉的食物,第二要多吃一些纤维丰富的食物。

    遗传性肥胖

      1.原因

      遗传性肥胖的病因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

      2.检查

      遗传性肥胖的检查诊断

      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3.鉴别诊断

      遗传性肥胖易混淆的症状

      肥胖症确定后可结合病史、体片及实验室资料等,鉴别属单纯性抑继发性肥胖症。如有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紫纹、闭经等伴24小时尿17羟类固醇偏高者,则应考虑为皮质醇增多症,代谢率偏低者宜进一步检查T3、T4及TSH等甲状腺功能试验。此外,常须注意有否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痛风、胆石症等伴随病。

      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4.缓解方法

      遗传性肥胖的预防

      肥胖应以预防为主,应使人们认识到其危险性而尽可能地使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预防肥胖症应从儿童时期开始。目前,将肥胖理解为病理环境中的正常生理过程,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而不是代谢缺陷的病理影响或者个体基因的突变。由于遗体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必须通过调控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饮食及适宜的体力活动,来控制体重的上升。基于这种新观念,各国政府都致力于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普遍的预防计划。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腹部肥胖的原因及危害】、腹部胖的原因及危害

    下一篇:【绿茶苦瓜减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