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新冠病毒究竟来自哪里

来源:河北省卫健委2020/3/23 10:48:21

浏览:(11233)  评论:(0

  • 摘要
  • 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新冠病毒的源头越来越扑朔迷离。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东省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再次回应,新冠病毒的源头,通过分子进化学的观点是能够搞清楚的。

      随着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新冠病毒的源头越来越扑朔迷离。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东省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再次回应,新冠病毒的源头,通过分子进化学的观点是能够搞清楚的。

      

      作为病毒溯源更高效、准确的方式,大规模基因测序技术被寄予厚望。业界共识强调,病毒溯源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随意猜测是不负责任的,科学问题只讲证据。

      

      “零号病人”是谁

      

      从新冠肺炎出现,寻找“零号病人”一直是焦点话题。对于一种新发传染病,如果能找到“零号病人”,对确定病毒起源、疫情早期传播途径等至关重要。

      

      “‘零号病人’不一定只能是一个人,极端情况也可以是多个。”同济大学医学院高正良教授介绍,寻找“零号病人”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病毒最早来源的线索,有助于解析新冠病毒起源、中间宿主和原初宿主,理解和阻止潜在的感染,为疾病防控提供宝贵信息。

      

      在过去,寻找“零号病人”的主要方式是追踪、调查人际互动。随着生物测序进步,科学家们可以从患者身上提取病毒,然后在实验室用基因测序来了解病毒的传播原理等问题,这种手段比传统方式更加高效、准确。

      

      但这项工作非常艰难。“由于监控滞后等原因,现在并不知道谁有‘零号病人’的数据,也不能确定华南海鲜市场是最早发源地,这给病毒溯源带来巨大挑战。”高正良指出,因数据不足,需要更多严格的系统研究。

      

      华南海鲜市场曾被认为是“零号病人”最有可能出没的地方。但多篇研究都提示,该市场很可能不是武汉疫情的源头。这些研究包括2月2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团队完成的论文。这项研究分析了当时数据库中93个病毒样本中的58种单倍型,指出病毒可能产生于11月下旬,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是从其他地方传入,再在市场发生快速传播并蔓延。

      

      “病毒传入其他地区,发生人传人以后,可以产生更多的单倍型,因此这一方法可用来追踪传播途径。”高正良介绍,这项研究还显示,已出现了一些主要突变体(H1、H13、H25、H28和H53),“由于测序患者很少,在武汉发现的主要是H1型。如果可以回溯找到所有过去的病人进行大规模测序,将为病毒溯源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支持”。

      

      中间宿主研究未曾止步

      

      事实上,“零号病人”是病毒溯源证据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指出,疫情暴发流行时间趋势与先前结论一致,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野生动物交易,使得新冠病毒从一种仍然未知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继而实现人传人。

      

      正如人们最初从果子狸身上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从骆驼身上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一样,科学家相信,新冠病毒来自某种动物。蝙蝠、蛇、穿山甲、龟类等野生动物相继进入科学家们的视线。

      

      2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称,蝙蝠是最有可能的携带新冠病毒的野生动物。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将新冠病毒与此前在云南中菊头蝠上检测到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相比较,发现两者基因组的一致性达到96.2%。同时,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有79.5%的序列相似性,且与SARS病毒使用相同受体进入细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发现,该病毒在遗传进化上肯定属于蝙蝠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和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就是来自一家,因此也引起了部分类似2003年SARS样的临床表现”。

      

      那么,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类,有没有中间宿主“二传手”?华盛顿大学生物信息学专家Trevor Bedford在接受《科学》采访时认为,新冠病毒从蝙蝠到人之间还存在1个或多个中间宿主。而美国瓦克斯曼微生物研究所所长Richard Ebright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蝙蝠病毒到人感染的新冠病毒,可能不需要有中间宿主。

      

      中国学者对于中间宿主的研究也在持续推进:1月22日,北京大学团队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与蛇具有相似的密码子使用偏倚,推断蛇可能是潜在中间宿主;2月6日,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研究表明,穿山甲为新型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2月20日,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管轶教授在穿山甲样本中发现了冠状病毒,再次表明穿山甲应被视为可能的中间宿主;2月26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刘龙联合暨南大学吴建国课题组在《医学病毒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龟类(西部锦龟、绿海龟、中华鳖)也可能是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潜在中间宿主。但是,这些研究后续相继都被指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存在很大的争议。

      

      2月27日,钟南山在广州市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也提出研究线索:“浙江舟山蝙蝠携带病毒,穿山甲也有高度的同源性,和广西蝙蝠也可能有关系,但到底新冠病毒是怎么来的,目前还是不清楚。”

      

      专家指出,新技术发展为病毒溯源提供了新的手段,可以利用病毒蛋白和不同受体的结合特征,评估可疑动物作为中间宿主的可能性,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提高精准度和筛查效率。

      

      科学问题只讲证据

      

      “溯源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强防范、科学严谨,既要保障科学溯源,为疫情防控提供指导,又要防止误导和触发新的不测。”高正良直言,疫情暴发以来,已出现多起新冠病毒来源的谣言,甚至闹剧,“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甚至是恶意误导的行为时有发生。全社会、媒体、学术圈等都应该反思自省,如何避免科学问题被娱乐化、污名化,避免因此导致的伤害”。

      

      2月19日,8个国家的27名科学家曾联名谴责新冠状病毒阴谋论,并号召学术界签署声明。这份声明这样写道:“我们将和所有继续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疾病暴发期间拯救生命、保护全球人类健康的中国科研、公共卫生和医务工作者们团结在一起。面对该新型病毒的威胁,我们将同舟共济,与中国战斗在最前线的同行们一道来应对。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该疾病的工作外,别无它用。”

      

      日内瓦时间3月18日,世卫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更是针对媒体关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新冠病毒为“中国病毒”做出回应:“病毒没有国界,不区分种族肤色和财富。在语言使用上要小心,应避免把病毒同个体联系在一起。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是始于北美,我们也没把它称作北美流感。所以当遇到其他病毒时,采用同样的(命名)方式,避免同地域联系。我们要求每个人在这一刻都抱有团结的想法,这是需要一起抗击病毒的时刻,而不是责怪谁。”

      

      3月18日,钟南山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上说:“2009年甲型H1N1病毒首发于墨西哥,你能说它是‘墨西哥病毒’吗?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首先发生在沙特,你能说它是‘沙特病毒’吗?”他指出,新冠病毒的源头,通过分子进化学的观点是能够搞清楚的,在此之前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已是低风险地区

    下一篇:关于加强境外入赣人员信息报告的公告2020年第7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