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饮食养生>禁忌

类别:

  • 营养饮食
  • 禁忌
  • 文章详情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来源:转载2022/12/8 15:08:09

    浏览:(7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来自频道禁忌

    进入5月份后,岭南地区的空气潮湿闷热,疲倦、困乏、感觉身体被掏空,很多人会选择拔罐的方式让身体“松一松”。近日,济南一女士拔罐导致背部烫伤如“黑洞”,让很多拔罐爱好者大吃一惊,著名歌星齐秦也曾因拔火罐致烧伤。看似简单操作的拔罐,其实学问很多,很多人更是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导致出现健康隐患。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1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

    很多患者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每当起罐的时候,都是依依不舍。而部分患者在家一拔就是留置30分钟,甚至1小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李湘力解释,其实,拔罐治病需要控制好时间,一般拔罐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夏季一般时间10分钟。身体不好的老人、小孩和体型较瘦的人,拔罐的时间更要减半。如留罐时间太长,则可能导致皮肤起水泡、破损甚至感染,而且时间过长会耗泻阳气,不利于养生。通常也建议选用小罐具,这样便于处理意外情况。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2

    拔罐后颜色越深效果越佳

    李湘力说,正常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体内有热邪。罐印紫黑而暗则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罐印白色而灰,多为虚寒或湿邪。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那表示风邪或湿症。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湿气重。

    可见,拔罐后并一定要出现紫黑的罐印才是拔除了病邪之气。中医学认为,拔罐后观察皮肤的颜色可以了解身体的状况以及自身体质情况。通过罐印颜色判断自身情况,才是科学的拔罐。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3

    拔罐后要起水泡,才是将湿气拔出来了

    广东岭南湿地,很多人有“湿气重”的观点,认为拔火罐一定要拔出水泡了,才能祛除湿气。

    李湘力认为,拔火罐后出现水泡,要立即咨询医生。中医学认为拔罐可以散寒祛湿、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起到调节阴阳、强身健体的作用。而现代医学也认为,拔罐负压的刺激能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拔火罐后出现了水泡,常常是由于留罐时间太长,患者局部皮肤较薄引起的。为防止水泡破溃导致感染,建议患者应立即告诉医生,及时处理,切勿自行挑破。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4

    一家老小全都可以拔罐

    一些火罐爱好者,觉得拔罐简单,治病有效,不仅给自己拔,还喜欢给家中老人、小孩,隔壁邻居、朋友全都拔罐。

    李湘力说,小孩的皮肤比较稚嫩,如果不是有什么疾病需要通过拔罐治疗的,不要给儿童拔罐。70岁以上老年人,也不建议连续拔罐。孕妇、女性月经期不可以拔罐。体质特别虚弱或皮肤有斑疤、炎症、溃疡、破损,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的人都不适合使用拔罐。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5

    要么天天拔罐,要么害怕上瘾不敢拔罐

    很多人拔罐后,觉得腰痛缓解了、颈椎病也好了,从此爱上了拔罐,天天拔,不拔火罐好像浑身不自在了,而旁人看了觉得可能拔罐上瘾,完全不敢尝试拔罐。

    李湘力说,拔罐确实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所以拔罐后常有一身轻松的感觉,但我们认为,拔罐的频率不宜频繁,预防保健的话,一周1次即可。拔罐治病一般一周一两次。毕竟拔罐属于泻法,天天拔罐,也会有损阳气。对于拔罐会上瘾,实属误传,拔罐是养生保健方法之一,不会上瘾,大可放心尝试。


    拔罐时间越久越有效?专家揭秘拔罐的六大误区

    误区 6

    拔罐操作简单,可自学成才

    有人认为,拔罐很简单,看过一遍网络教学视频,就在自己家中给家人操作。殊不知其中很多隐患。

    李湘力建议,最好到正规医院拔罐,安全有效。尤其是拔火罐,虽然操作简单,只需要酒精、棉球、罐子(玻璃或竹筒罐)三种材料,但却经常有人烫伤。原因之一在于棉球蘸取的酒精,我们一般选用95%的酒精,纯度高、火力足。但拔罐时滴出酒精,万一操作不当,将点燃的棉球置于患者身体上方,就会被滴下来的酒精烫伤皮肤,后果严重,齐秦烫伤也源于此。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孕妇可以吃什么零食】、孕妇、怀孕

    下一篇:【服用药物要记住,这六类药物绝不用热水送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