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应急救援的实施

来源:转载2023/2/8 17:34:31

浏览:(7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应急救援的实施,来自应急管理。

        1事故报警

        事故报警的及时与准确是能否及时实施应急救援的关键。发生事故的单位,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对于重大或灾害性的事故,以及不能及时控制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报警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燃烧等)、危害程度和对救援的要求,以及报警人的联系电话等。

        为了做好事故的报警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了化学事故的报警电话号码。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报警电话为:010-64915449。上海市也于1991年明确规定,上海地区的化学事故报警电话为"119"。

        2救援行动的过程

        救援行动一般按以下的基本步骤进行。

         (1)接报  指接到执行救援的指示或要求救援的请求报告。接报是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对成功实施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

        接报人一般应由总值班担任,接报人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②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毒物外溢、爆炸、燃烧)、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③按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⑤保持与急救队伍的联系,并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予以增援。

        (2)设点  指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

        各救援点的位置选择关系到能否有序地开展救援和保护自身的安全。救援指挥部、救援和医疗急救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①地点:应选在上风向的非污染区域,需注意不要远离事故现场,便于指挥和救援工作的实施;②位置:各救援队伍应尽可能在靠近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地方设点并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③路段:应选择交通路口,利于救援人员或转送伤员的车辆通行;④条件:指挥部、救援或急救医疗点,可设在室内或室外,应便于人员行动或群众伤员的抢救,同时要尽可能利用原有通讯、水和电等资源,有利救援工作的实施;⑤标志:指挥部、救援或医疗急救点,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悬挂的旗帜应用轻质面料制作,以便救援人员随时掌握现场风向。

        (3)报到  指挥各救援队伍进入救援现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其目的是接受任务,了解现场情况,便于统一实施救援工作。

         (4)救援  进入现场的救援队伍要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①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②侦检队:应快速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③工程救援队:应尽快控制危险;将伤员救离危险区域;协助做好群众的组织撤离和疏散;做好毒物的清消工作;④现场急救医疗队:应尽快将伤员就地简易分类,按类急救和做好安全转送。同时应对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并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医学咨询。

        (5)撤点  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离开现场或救援后的临时性转移。在救援行动中应随时注意气象和事故发展的变化,一旦发现所处的区域有危险时,应立即向安全区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保持与救援指挥部和各救援队的联系。救援工作结束后,各救援队撤离现场以前应取得现场救援指挥部的同意。撤离前要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注意安全。

         (6)总结  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后都应做好救援小结,总结经验与教训,积累资料,以利再战。

        3应急救援工作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

        (1)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配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在救援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做好防范,避免发生伤亡。

        (2)救援人员进入污染区注意事项

        进入污染区前,必须戴好防毒面罩和穿好防护服;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联系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3)工程救援中注意事项①工程救援队在抢险过程中,尽可能地和单位的自救队或技术人员协同作战,以便熟悉现场情况和生产工艺,有利工作的实施;②在营救伤员、转移危险物品和化学泄漏物的清消处理中,与公安、消防和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互相配合,提高救援的效果;③救援所用的工具具备防爆功能。

        (4)现场医疗急救中需注意问题①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特殊性和紧迫性,现场医务力量和急救的药品、器材相对不足,应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在保证重点伤员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础上,兼顾到一般伤员的处理。在急救方法上可对群体性伤员实行简易分类后的急救处理,即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对伤员的伤情进行综合评判,按轻、中、重简易分类,对分类后的伤员除了标上醒目的分类识别标志外,在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实行共性处理和个性处理相结合的救治方法;在急救顺序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②注意保护伤员的眼睛;③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将处理意见记录在卡上,并别在伤员胸前,以便做好交接,有利伤员的进一步转诊救治;④合理调用救护车辆。在现场医疗急救过程中,常因伤员多而车辆不够用,因此,合理调用车辆迅速转送伤员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救护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对危重伤员可以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由监护型救护车护送,而中度伤员实行几人合用一辆车。轻伤员可商调公交车或卡车集体护送;⑤合理选送医院。伤员转送过程中,实行就近转送医院的原则。但在医院的选配上,应根据伤员的人数和伤情,以及医院收医疗特点和救治能力,有针对性地合理调配,特别要注意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⑥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及时清除伤员身上的污染衣物,还需对清除下来的污染衣物集中妥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⑦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现场医疗急救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忙乱的急救现场,更应注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为日后总结和分析积累可靠的数据。

        (5)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

        在组织和指挥群众撤离现场的过程中要注意:①在组织和指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发生事故后,应立即组织和指导污染区的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如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袋套在头部,用毛巾或布条扎住颈部,在口、鼻处挖出孔口,用湿毛巾或布料捂住口、鼻,同时用雨衣、塑料布、毯子或大衣等物,把暴露的皮肤保护起来免受伤害,并向上风方向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也可就近进入民防地下工事,关闭防护门,防止事故的伤害;②防止继发伤害。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中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后,尽快去除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③发扬互助互救的精神。发扬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和自救互救精神,帮助同伴一起撤离,对于做好救援工作,减少人员伤亡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危重伤员应立即搬离污染区,需就地实施急救。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基本的应急行动程序

    下一篇:紧急事故发生的预防和减缓——泄漏减缓的原则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