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触电急救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0

浏览:(83)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触电急救,来自应急管理。

      低压触电事故,在各用电部门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触电事故,患者往往迅即进入“假死”状态(心跳、呼吸停止),若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死亡。所以系统地分析影响触电危险程序的因素,熟练掌握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触电者的现场急救,一是要争分夺秒;二是救治方法要得当;三是医生诊断为死亡之前,救治必须坚持不间断地进行。

        一、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①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②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③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④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⑤人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为主要因素。

        1、通过人体的电流量对电击伤害的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①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刺痛。②摆脱电流电流大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强。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③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心室颤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当时间由数少到数分钟,通过电流达30·50MA时即可引起心室颤动。

        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

        通电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伤害程度就愈大,这是因为①通电时间愈长,能量积累增加,就更易引起心室颤动。②在心脏搏动周期中,有约0.1秒的特定相位对电流最敏感。因此,通电时间愈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便越大。③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会因皮肤角质层破坏等原因而降低,从而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受电击的伤害程度亦随这增大。

        3、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途径的影响

        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电流纵向通过人体要横向通过人体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人截瘫。

        4、电流种类、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相对于220V交流电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是十分危险的。

        5、人体电阻高低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当接触电压一定时)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

        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其数值一般不低于500“。皮肤电阻随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使人体电阻也在很大范围内有所变化。一般人的平均电阻值是1000·1500“。

        二、触电急救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完全避免触电事故是不可能的,因此触电的抢救及时和救治方法的正确与否是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

        1、抢救及时

        (1)迅速使触电脱离电源。

        (2)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3)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及发展趋势,可在适宜时机辅以药物治疗。

        2、急救方法正确

        (1)迅速脱离电源

        A、切断电源开关,或用电工钳子、木把斧子将电线截断以断开电源。

        B、若离开关较远或断开电源有困难时,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体;或垫着绝缘物将触电人拉开。

        (2)现场急救措施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应根据触电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A、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不严重,神志还清醒,只是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虽曾一度昏迷,但未失去知觉者,都要使之就地安静休息1~2H,并严密观察。

        B、如果触电者受的伤害较严重,无知觉,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则应采用胸外心脏挤压法。

        C、果触电者受的伤害很严重,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瞳孔放大,失去知觉,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两种方法。

        D、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要有耐心,并坚持抢救,直到把人救活,或者确诊已经死亡时为止。

        E、在送医院抢救途中,不能中断急救工作。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

        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如下:

        A、使触电者鼻孔(或嘴)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

        B、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

        如果无法使触电者的嘴张开,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4)胸外心脏挤压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动作要领如下:

        A、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B、掌根用力垂直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以每秒种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对儿童用力要轻一些。

        C、挤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人胸廓自动复原。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膛。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车辆遇险时的应急处理

    下一篇: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常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