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意识决定安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31

浏览:(10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意识决定安全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摘要:“安全意识淡薄”是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忽视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轻视生命价值是造成安全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安全意识的核心是尊重生命的价值,全民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最伟大的安保工程,通过提高安全意识达到纠正危险行为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增强安全意识,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生活,而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一种责任,是安全工作的灵魂。

      关键词:安全  意识

      “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安全是个人健康、家庭完整、单位稳定、社会和谐的共同基础,也是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政府的共同期盼。“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安全标语常年累月地悬挂在祖国城乡的四面八方,把安全氛围渲染的热火朝天,可为何做起来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问题呢?短短的几天之内,胶济线上火车出轨、重庆公交汽车坠崖、南京建筑工地坍塌等等恶性事故的频频发生,让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死神的镰刀在无情地收割着鲜活的生命。剖析触目惊心的安全事故,不难寻找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不严、措施不力等林林总总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但在仔细阅读这些种类繁多、大小各异、性质不一的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大都把“安全意识淡薄”作为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所以讲,事故苗子有千万,安全意识是关键。

      “事故是可能的,安全是相对的”。有人认为意识不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理由是:我国每年开展的“安全月”主题活动已连续七年,我省总工会轰轰烈烈开展的“安康杯”竞赛已连续了十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安全基础管理年”和“安全基础巩固年”、“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平安交通建设”等全民安全活动更似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安全责任问职制、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等安全法律法规犹如达摩克利斯利剑,高高悬挂在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上方,难道还不能说明安全意识的浓烈醇厚吗?从表象看,对安全工作确实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重“视”不等于重“实”。缺乏把“安全第一”的理念融入到单位整体工作的格局中进行布局的意识,轻视对“预防为主”在单位各个层面安全工作“链”上的地位、作用、途径、规律的分析掌握和研究运用,满足于轰轰烈烈的追求虚名而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已成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防范的人为隐患。“以点带面”工作法的本意是通过抓典型与树样板,引导和带动安全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有些单位却创造性地把“以点带面”浓缩为“以点‘代’面”。经验点上出,数据点上采,调研点上走,参观点上看,检查点上转,是重“视”不重“实”的典型表现。非但起不到示范引导和推动安全工作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和说假话之风。2008年我国南部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把以往光鲜政绩装扮的门面工程,以一种让人目瞪口呆的形式展现了出来。预警机制不预警,应急机制不应急,将我们危机管理部门对灾情严重性估计不足的安全意识暴露的一揽无遗。

      “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觉悟,我会安全是财富”。我们的基因中,有太多的作用需要被安全意识唤醒与恢复。安全政策措施的出台,安全活动的开展,表达的主题是“要我安全”,在思维定势上主要针对身体,存在重安全保护、轻安全意识的缺陷。20世纪初,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提出了著名的海因法则,从理论上揭示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且人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在小学就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火灾等各种灾害。2005年日本发生7.2级强烈地震,由于其国民具有极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取得了无一人死亡、61人受伤的令世界振奋的成绩。同样,紧邻重灾区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得益于坚持数年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习,在8.0级地震发生时,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冲到操场上而无一人伤亡。它生动的告诉我们,全民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最伟大的安保工程。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给全国造成的巨大伤害,让我们更生切地体会到轻视对安全意识的培养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安全工作为了人,同样必须依靠人。切实发挥好“亲情入安全、协作助安全、技术保安全、宣传促安全、演练试安全”等安全活动对安全意识的增强效应,促进人民群众从保护型的“要我安全”升华为自觉型的“我要安全”,进而迈向主动性的“我会安全”,对于实现构建长效安全生产机制,有效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安全保障生命、用健康经营人生”。安全意识的核心是尊重生命的价值,是对生命理念的传达。轻视生命价值是造成安全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某晚有位盲人提着灯笼行走在街上。传统观点认为盲人点灯笼绝对是浪费能源。盲人则认为点灯笼是为了能让别人看到自己而避免被撞!我们从“盲人提灯笼”的深刻寓意中,读懂了生命价值永远大于其他利益的法则,感受到盲人令人敬佩的安全自保意识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到传统观念对生命价值的贬低将会长久的存在。因为不知道生命何时将尽,总以为生命是一口永不枯竭的井而不知道珍惜的侥幸心理,常常使人产生事故是只有千分之几的小概率事件不一定落到自己头上的幻想,于是生产中违章作业,道路上违反交规……种种行为导演出种种人间悲剧。自己的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增强安全意识,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生活,而是服务于生命本身的一种责任,是安全工作的灵魂。

      “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尽责”。安全意识决定着人们的安全行为,通过提高安全意识达到纠正危险行为是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诸多危害安全的行为中,最普遍、最难以克服和威胁最大的属于习惯性违章。行为意识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无论有无文化、无论干部职工,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时都存在着“怕麻烦、图省事、求方便”的心理,于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潜意识违章行为,简称习惯性违章。统计数据表明,70%以上的安全事故由习惯性违章行为造成。比例如此之高的原因有三:一是与一般显而易见的违章相比,习惯性违章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及根深蒂固的心理定势的特点,与行为者如影随形,与事故苗头相互呼应,成为安全隐患的温床和诱发危害的导火线;二是人们的习惯性违章会象瘟疫那样传染和蔓延,如一个人开始闯红灯,后面会有一批人跟着闯红灯,发展成为群体性的习惯性违章;三是大部分行为者对习惯性违章的危害认识不足,往往需要面对血的教训后才会引以为戒。近年来,我国每条高等级的新公路从建成通车起,全线交通事故死亡率的最高峰一般发生在一年之内,基本达到每公里一人,主要是习惯性违章造成。面对宽畅平坦的大道,机动车驾驶员把它当做高速公路超速行驶,非机动车驾驶员保持着田间土路上的驾驶风格对标志线熟视无睹,行人则习惯于随意横穿公路。当接受了每公里死亡一人的血淋淋的事故教训后,才逐渐树立起“虚线实线斑马线,都是安全生命线”的安全意识,交通事故发生率开始明显下降。因此,把纠正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作为安全工作的重心,是衡量安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准。

      “爱妻爱子爱家庭,忽视安全等于零”。安全意识不仅需要用无情的事故唤醒,更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的滋润。利用水乳交融的感情纽带,把生活与工作联系起来,将情感与哲理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内心深处的沟通,才能产生一种不断向上的趋力,形成自觉培养安全的意识。

      培养你的安全意识,它会改变你的安全行为;

      改变你的安全行为,它会形成你的安全习惯;

      形成你的安全习惯,它会保障你的生命安全。

      意识决定安全!安全意识真正上升之日,就是安全成果闪烁辉煌之时。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让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落地”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防微杜渐——墨菲定律的启示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