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31

浏览:(9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浅谈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几年以来,煤矿事故高发的严峻形势,不仅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因此,如何实现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煤炭企业亟待而又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笔都认为,要想实现煤炭企业的本质安全,就要从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入手,探索实现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有效途径,以促进煤炭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断提升安全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用发展的眼光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培育和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以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1、培养和发展安全理念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总结和培育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企业特色,职工认同的安全理念,达到上下同欲,左右逢源,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最终目标。近些年来,特别是煤矿职工构成的复杂性,文化基础和思想观念的多元性,长期以来产生了大量的不懂安全、忽视安全和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理念和言行。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主要课题,所以,煤炭企业必须以提升全员安全思想意识为着眼点,大力倡导和精心培育安全文化理念,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思想能动性,从细节做起,消除物的不安全状况,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达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为然”。

      重新构建煤炭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当前必须要突出“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抓紧提炼“安全是煤矿的第一政治,是干部的第一责任,是职工的第一福利,是企业的第一效益”和“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没有煤矿的可持续发展”等新型安全理念。让大量的如:“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安全工作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谁抓安全都不越位,怎么抓安全都不过分”,“搞煤矿成败在安全”“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等等这些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形成的安全理念入心入脑。

      2、培养和发展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行为文化其中包括安全行为准则、作业标准、队伍素质、职务状态、精神面貌等。一是要以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积极探索安全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煤炭生产的高危性、特殊性,决定安全工作必须要达到“纪律军事化、制度合法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安全教育普及化”的目标。二是要营造不安全行为的“自控”机制。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过硬的技术,在严密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只有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养成遵守纪律、规范、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习惯,才能形成不安全行为的自控机制。三是要建立持续发展,不断改进的安全监管体系。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不完备、不规范、不正常、不能持续改进等问题,要通过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及自我认证,第三方认证等形式,促进安全体系建设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3、培育和发展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制度文化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岗位职责及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等。培育安全制度文化,就是要把安全制度机制建设放在煤矿安全的实践过程中加以运用和把握,从实践中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不断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找出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健全适应时代发展的安全目标、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立为广大职工所认同的、主动接受、自觉遵循的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和行为规范。

      4、培育和发展安全环境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文化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部分。硬环境是指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开发、安全监控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必要资金投入、以及安全基础设施,职工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等,软环境如职工的精神需求,安全周期,企业形象等。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研究和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坚持全党抓安全,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制度约束,依靠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一道齐抓共管的立体防线。

      1、坚持党管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涉及职工观念、道德、态度、思想、行为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同时也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培训等各项工作,只有依靠群众广泛参与,共同促进,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因此,企业党组织必须肩负起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既是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一是要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二是要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三是要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2、强化教育和培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促进职工树立正确安全观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一是要采取灌输式的法规教育,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安全文化的精华,特别是煤矿的“三程一标”是职工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因此,条规教育必须采取灌输式教育来解决,加之严格的考问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二是要采取分层次的岗位教育。教育培训要区分对象,各有侧重,对新工人要侧重安生技术;对一般工种要侧重岗位技能的应知应会;对安全管理人员及关键岗位要侧重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对安全不放心人要及时侧重于安全预防性教育。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培训和教育。三是要采取针对性的班前教育。班前教育是安全思想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和载体,班前教育要取得好效果,关键是教育内容要结合实际,教育形式要灵活多样,教育方法要简单易懂。切忌班前教育的简单化、程式化。通过有效的班前教育,把安全生产的人本观念,亲情文化渗透到职工的心中,达到入脑入心,做到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使之自觉主动地维护和促进安全生产。

      3、强化制度约束是安全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安全文化建设成果体现在安全生产制度的有效性,职工行为的规范性,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上。规范职工行为,必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一是要完善制度设计。二是要强化行为约束。三是要加强奖罚力度。

      4、全员参与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团队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所以,必须要依靠群众,动员企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是要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突出安全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二是要丰富创建载体。如开展各种竞赛、问答、演讲、征文等活动。三是要调动参与意识。号召全体职工主动自学、为职工编写安全知识读本、安全文化手册等,让职工走到哪里学到哪里。

      总之,要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就必须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提升,发挥文化引导作用,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生产。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创建务实管用的安全文化 需要构筑“五个支柱”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现代安全文化对传统文化传承初探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