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关于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6

浏览:(103)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关于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班组管理,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业务素质,推动百安文化向基层、向现场延伸,促进文化与管理的高度融合,实现“百安文化”的落地生根。经矿党委、矿行政研究决定,在全矿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落实到班组,将建设的重心下移到班组,前移到工作头面,工作现场,才能夯实企业基础,使安全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班组安全文化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它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制度文化建设,还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先进的思维理念、实践技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每一名职工,增强员工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不断推动职工队伍素质和班组管理水平提高。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百安文化”建设为依托,以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以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岗位创建的原则,突出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理念体系,强化班组长管理,狠抓手指口述、六预等安全管理的落实,进一步规范岗位礼仪,实现安全文化的落地生根,推动安全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总体思路是:完善一个体系,强化一个关键,抓好三项建设,突出四项工作。

      完善一个体系:即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目标愿景体系,在认真总结提炼、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班组特色的安全目标愿景体系。

      强化一个关键:就是强化班组长管理这个关键,班组长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其自身素质和管理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直接决定着班组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因此,要不断提高班组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班组长选拔任用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优胜劣汰,将最合适的人选到班组长岗位上来;二是不断强化班组长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适应新形势的实践技能和安全素质,带动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顺利进行;三是不断强化班组长管理制度建设。将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班组长带动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生动局面;四是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和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发挥好班组长“兵头将尾”作用,干好本职工作。

      抓好三项建设:即抓好班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项建设。在班组精神文化建设上,要引导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通过总结提炼确立自己的安全理念或格言警句,使其成为自觉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不断主动修正个人行为,逐步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转变,这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在班组制度文化建设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和量化考核指标同劳动报酬、奖励等待遇挂钩,将制度的刚性力量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相融合,不断提高班组长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班组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在班组行为文化建设上,不断提高职工的文明行为和业务素质,使按章作业、正规操作成为自觉。要把准军事化管理引入班组管理,制定职工岗位行为准则和行为禁忌,确定行为养成目标,明确行为养成内容,开展行为养成训练,使职工从一上岗就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执行力,确保安全生产,这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突出四项工作:即突出安全确认和手指口述的落实,突出六预安全行为的落实,突出星级员工评选和职工素质攀升卡的落实,突出班前礼仪和岗位礼仪的落实。突出安全确认和手指口述的落实。要充分发挥现场管理人员和岗位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按照准确、简练、具体、生动的原则制定每个岗位和工作的手指口述口诀,通过强势宣灌和推行,使职工牢记口诀,并按照口诀进行操作,最终成为工作中自觉执行的行为习惯。突出六预安全行为的落实。要通过预知预想、预报预警、预防预备激发每名职工自主安全生产的潜能,提高职工时时、事事、处处预知危险、防范事故的意识,使职工做到班前预知预想、现场危险预报预警、安全隐患预防预查、事故预控,确保职工所在现场、岗位,始终处于可控的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突出星级员工评选和职工素质攀升卡的落实。要严格按照“日事日毕、日清日结”的要求,抓好职工的现场考评,做到一班一考核,一班一公布考核结果;要严格落实班组长考核负责制,每个班必须由班组长负责对当班职工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讲评,使素质攀升卡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职工的工作情况。要严格按照星级员工评选比例评出当月星级员工,通过奖优罚劣,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突出班前礼仪和岗位礼仪的落实。严格按照程序开展班前礼仪活动,重点抓好最优最差职工的评选和讲评,最优最差职工的评选要具有代表性,个人讲评要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使班前礼仪真正成为职工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平台。严格执行岗位礼仪,制定岗位礼仪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井下文明行为和文明用语,使岗位礼仪做到有标准、有考核、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文明有序,推动班组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和途径

      (一)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目标愿景体系。将企业的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引导职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己的目标愿景,经过集思广益、反复斟酌后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组安全愿景,并进行诠释,职工自觉践行目标愿景,促进企业安全目标愿景的实现。

      (二)建立班组安全理念体系。开展职工安全理念征集活动,引导职工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岗位实际,提出自己的安全理念或格言警句,每个职工都必须有自己的安全理念或警句,经区队梳理整合、概括提炼后,制作成班组职工安全理念或格言警句手册下发到职工手中,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职工学习,使每个职工都能够熟知熟记自己的安全理念或警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时刻做到按章作业,正规操作,不断修正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确保安全生产。

      (三)加强班组长管理。着力健全完善班组长业务培训机制、竞聘上岗机制、职能落实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四个机制”。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班组的安全水平,只有班组长这个“前线指挥员”把住安全关,班组的安全才会有保证。一是加强班组长培训,坚持每年对班组长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培训,并纳入计划管理,培训以提高班组长安全管理水平为重点,内容以学习安全生产法令、规程、制度、标准和正规操作技术为主。建立班组长上岗资格培训制度,未经培训或培训考试后不合格的不能聘为班组长。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情况,不同条件下的生产现场,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对班组长进行短期脱产培训,提高班组长的适应能力和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严把班组长的“入口关”,班组长必须具备专业技术、安全管理、处理问题、现场组织四种能力要求。因此,要把合适的人选到合适的岗位,必须健全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聘、日常考核等方式真正把职工拥护、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人员选拔到班组长位置上来,使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引领班组不断发展。三是完善班组长管理制度,要建立《班组长安全管理制度》、《班组长安全职责》和《班组长管理考核实施意见》等制度,每月对班组长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每季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对合格者给予表彰奖励,对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实行戒免,不断强化班组长抓好安全的责任感,使班组长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建立班组长人才库,及时把素质高、能吃苦、热心班组工作的职工纳入班组长人才库,作为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四是提高班组长待遇,在政治上,将班组长纳入干部考核范围,实行入党、提干、评先树优等优先倾斜;在经济上,提高班组长待遇,在内部经济分配上,对班组长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班组长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在权力职责上,严格落实班组长的“十项职责”和“十大权利”,使班组长有职、有责、有权,切实做到“四抓四不走”,真正承担起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

      (四)着力规范职工的行为养成。重点抓好安全行为禁忌、日常行为准则、岗位行为规范三个方面的落实。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提高职工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使按章作业、正规操作成为习惯。开展岗前培训,使职工熟记安全理念,明确安全行为禁忌、行为准则,掌握本岗位操作标准。开展安全模拟演练,将操作行为分解为若干个简明、直观的动作进行展示,帮助职工认知和掌握规范的行为要领。开展行为纠偏训练,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彼此查找不规范行为,并进行整改整顿,做到按章作业,正规操作。开展实战训练,由班组长对职工操作行为进行监督监控,对正确的操作行为进行加分、表扬等鼓励予以强化,对错误的操作行为及时指出纠正。严格按规定程序抓好班前礼仪和岗位礼仪,重点抓好职工井上下的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的落实,使职工从一上岗就做到一举一动、规章至尊。

      (五)健全完善班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精确化管理体系,将精确化管理引入班组管理中,做到班组工作标准精确化、班组现场管理精确化、班组绩效考核精确化,切实形成班组现场管理的运行体系。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班组安全教育氛围,把正确处理好违章和反习惯违章工作与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特别是在反违章和习惯违章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作业规程》等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结合班组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学习和讨论,利用班前班后会、班中餐等时间,采取学习事故案例、现场剖析、安全问答、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大讨论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制定完善班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质量验收制度,班组出勤管理和成本考核等制度,使班组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六)推行班组安全确认和手指口述。从正式操作前的手指口述、交接班时的手指口述,操作过程中连续性的手指口述、辨认盘点的手指口述、延伸式的手指口述等做起,抓好手指口述操作要领的编写,按照“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原则,在认真调研岗位作业的基础上,对岗位操作的基本要领、要点、动作习惯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操作要点明确、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好记易懂的岗位操作口诀,并编印成册下发到每名职工手中。同时建立严格的手指口述领导责任制和督导机制,对职工进行强化培训,使职工熟记手指口述的要诀,并按照要诀一项一项抓落实,使其逐步成为职工自觉执行的行为习惯。在具体实施中可率先在特殊工种岗位推行,然后以点带面,将手指口述作为岗位作业标准化的一项内容强制推行,使职工每做一件事都能够经过叙述、确认、操作三个环节,确保工作行为的准确性,杜绝各类人为事故的发生。

      (七)抓好六预安全行为的落实。“预知预想、预报预警、预防预备”等六预安全行为是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预防和消除现场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建立班组安全隐患登记本,要求职工要在上岗前对所分管区域和实施的工作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危害,制定整改及防范措施,实行全员确认签字。二是要正确使用现场安全隐患预知牌板,在开工前,由上班和当班班组长对现场进行交接检查确认后,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和操作重点全部填写到安全隐患预知牌板上,让职工明确掌握抓好落实。三是抓好班前确认,职工上岗前,必须对不安全装置、不安全环境、不安全状态、不完好工具进行安全确认,不能出现漏项,做到不进行安全确认不开工,切实把六预工作落到实处。

      (八)抓好职工素质攀升卡和星级员工评选卡的规范执行。素质攀升卡和星级员工评选卡是我矿结合区队工作实际,按照“重点突出、简洁实用、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的,是激励职工提升素质,干好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方法,一定要严格规范执行。要严格落实班组长当班考核负责制,按照考核标准和评选标准,由当班班组长对职工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算出应得分数和班内排名,并从中评选出最优最差员工进行讲评。要严格落实星级员工评选制,按照星级员工评选办法选出每月的星级员工,要做到一月一评比,一月一兑现,对评选出的首席员工进行奖励和宣传报道,通过选树典型调动职工争当最优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激发职工“比学赶帮超”的热情。

      四、开展班组安全文化的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提高认识,增强创建工作的压力感和责任感,做到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切实把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生产班子和生产技术业务科室管理人员,下井必须把班组长职能作用发挥和职工行为养成作为检查重点。各区队要制定出具体有力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措施,推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发展。

      二是要完善制度,严格考核。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抓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根本在制度,成败在考核,考核在严格,严格在持久。推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付诸于严格的制度,严格的考核,实行强制性管理,做到考核从严不手软,奖罚兑现不变通,落实制度不走样,确保各项工作标准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是抓好典型选树,以点带面。要从实际出发,选择示范点,实施重点培育,探索经验,在适当时机,召开优秀班组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四是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矿成立领导小组,赵树华、油石坤同志为组长,周生坤、李功、张庆民、刘仲明等同志为副组长,宋光勤、吴季山、彭国、刘兆生、张宏新、张义省、范凯、刘秀刚、肖立军、宋舰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具体负责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日常工作,安监处和生产科室具体负责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现场推进工作,干部科、组织科具体负责班组长的选拔使用和管理考评,工会、教育科、宣传科、团委具体负责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要充分调研,深入各单位进行指导,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论加强装备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对“安全文化”的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