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能力,确保年度安全目标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6

浏览:(9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能力,确保年度安全目标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认可或遵守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他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力量,是企业的潜在生产力,它能为企业更好的发挥竞争优势创造必要的条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如果这种文化建设滞后,那么,企业就会遇到巨大的潜在危机,或者说,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没有丰富的企业安全文化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企业就不可能完成各项既定的目标,发展就会受阻,就不可能预期发展壮大。因此 ,企业健康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为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二、我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公司近几年来,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安全文化基础薄弱,“三高”现象时有存在,习惯性违章没有根除,安全“五要素”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安全形势时有起伏?为什么安全天天讲,时时讲,问题总是存在?为什么安全检查一遍又一遍,隐患依然不减?我想,主要是安全文化建设亟待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存在“思想不统一、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强、协调能力差、纪律性不强”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部分员工思想不统一

      思想上的不统一,目前有三种表现,一是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少部分人或个别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二是认为安全管理就是应付检查,只对上,不对下。三是认为,安全管理制度是工作和行动的障碍,最好是不设“障碍”为佳。显然,这三种思想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思想必将通向失败的深渊,最终必食其果。

      (二)部分员工责任心不强

      安全责任位于安全“五要素”第三位,在“地埋位置”上居中,实际上它在安全生产中也是处于核心地位。我多次在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多数事故的出现都与当事人责任心不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有关。

      (三)部分员工和部门执行力不强

      现在的情况是,规章制度有了,文件下发了,整改计划已布置了,但有时就是落不到实处,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执行力不强。

      (四)部分员工和部门协调能力差

      现在有个别人,总是喜欢单干,不买别人的帐,也有个别人喜欢闭关自守,不愿意与别人沟通联系,少数部门之间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五)部分员工纪律性不强,自律能力差

      现在有少数人,自律能力差,纪律性不强,把单位和行业规定不放在眼里,致使习惯性违章管理时有发生。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我们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台阶的瓶颈。我们在短时间内都能找到一定的办法加以克服,但几年来总有反复,不能保证其长效性,这是为什么?我想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形成我们成体系的安全文化。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的措施相对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但会有反复,要想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没有丰富的安全文化为基础,我们的安全生产始终会处于相对被动的环境中。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及遵章守纪、自我约束的本能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员工对我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该干什么、怎样干”有了最大范围的认同,使员工的正确行为都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习惯,我们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才会得以真正建立,也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可以预期:“思想认识统一文化、高度责任感文化、强势执行力文化、协调高效文化、严于自律文化”加上我们历来倡导的“以人为本”文化、“安全工作精细化”文化,必将成为天电公司安全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向,也是我们未来安全生产工作的希望。

      三、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能力,确保年度目标安全目标的主要途径

      如何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能力,确保年度目标安全目标,我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建设:

      一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为契机,不断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求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天电公司根据总公司的要求,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第一阶段,我们开辟四个阵地。即公司教育学习阵地、宣传橱窗阵地、网站阵地、《天电风采》阵地,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四块阵地,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大造声势,营造氛围。运用“八学”方法,创新学习形式,即一是领导“领学”,班子成员参加总公司的干部轮训,干部率先垂范;二是辅导“导学”,请专家辅导,突出学习重点;三是互动“促学”,以党小组为单位,形成双向交流;四是集中“共学”,利用政治学习、安全例会等时间学习,确保学时;五是个人“自学”,利用工作空余和业余时间学习,拓展学习阵地;六是结对“帮学”,部门合理安排,确保一个不漏;七是考测“评学”,撰写学习心得,及时掌握学情;八是网络“助学”,构筑新的平台。我相信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已深入人心,同时,各部门及广大员工围绕科学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三节约、廉政建设、队伍建设、创新机制等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从思想深处触动很深,增强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少部分人的思想不统一、责任心不强、协调能力差、纪律性不强折射在认识上的盲点会逐步消除。

      二是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企业执行力 

      年初,总公司确立了“四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条主线,通过强基础,抓特色,促增长,实现一年促规范,二年上水平,三年迈台阶,四年一大步的发展目标。其中强调基础就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体系;着力规范管理行为,强化制度执行到位,落实保障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严谨性,减少随意性。通过抓管理促规范、出实力、上水平,实现管理到位,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

      因此,我们要全面清理现有各类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根据企业实际,重新修订,汇编成册。一是抓好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梳理、修订各项规章制度、现场运行操作规程和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规范各类标准,建立和完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可操作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细化工作流程,使安全生产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二是抓好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三级安全控制网络,认真落实全员安全职责,真正做到公司控制重伤和事故,车间控制轻伤和障碍,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员工自觉规范行为,自觉杜绝违章。

      有了全面而规范的标准和制度,就要在执行力上下功夫。一是抓好标准化作业“两票一卡”的执行。进一步规范生产运行、修试作业和操作行为,做好危险点分析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组织管理和专业程序上控制违章行为。对标准化作业指导卡的执行与“两票”进行同步考核;二是抓好各级人员履职考核。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必须延伸到班组,延伸到个人,建立起安全生产履职考核常态机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三是抓好安全生产作业现场稽查。严格控制作业现场,加大反违章力度,用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严把事前防范、过程控制、责任追究。

      只有企业执行力加强,员工自律性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才会得到根本保证。

      三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优势,逐步推进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下一个“四年”战略目标及当年目标任务已制定,为完成每阶段各项任务,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工作,通过各层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舆论阵地和工具来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从而达到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促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一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苦练内功,外多沟通”。苦练内功就是要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在提高通讯员素质上下功夫;外多沟通就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在拓宽宣传平台上下功夫。加强与相关媒体的交流与沟通,熟悉媒体办报、办刊要求和特点,了解媒体宣传动态,在提高新闻价值的同时,力争多出精品,不断提高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二是在工作重点上要紧扣公司中心工作,在突出改革与发展特点和亮点上下功夫。三是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利用《天电风采》、厨窗、网站等媒体,通过专题专版、事故演习、知识讲座、安全分析、安全例会、班前班后会等多种形式,发起强大的宣传舆论攻势,不断提炼安全文化理念,大力宣传安全文化理念,在宣传内容上努力彰显企业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努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发电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我们的安全能力才能稳步增强,各项任务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明显提升。安全是效益的基石,效益来自安全,没有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的效益就会变成空谈。安全文化建设能为企业经济效益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卓有成效地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企业安全文化中的无责备与当责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如何进行安全文化的氛围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