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培育先进的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5

浏览:(6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培育先进的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华北制药先泰公司徐武清作为生产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到安全工作给企业在经济上带来的丰厚利润,但企业利润的背后包含安全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已经摆在了各位面前。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等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因此,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把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一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全面素质。只有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使之在管理工作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安全检查监督职责,坚持原则,克服形式主义。同时,加强业务素质的培养,针对企业的各类工艺、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标准,要有明确的认识,善于从实际工作中摸索和实践,不断“自我充电”,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艺术水平,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思想敏锐、敢抓敢管的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才能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是做好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严格执行岗位人员的培训制度,以岗位操作标准、规范为重点,严格把好上岗关。除认真组织安全常识及各种岗位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外,及时组织员工对岗位操作标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标准和相关劳动保护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从事有毒有害、危险岗位和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取得合格资质证书方可上岗,提高岗位操作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三是强化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培训、检查、督促、考核、评比活动,针对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学习安全知识、劳动保护知识、安全技能和防护技能的演练等活动,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全员的安全素质。因此,要做好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的法律和法规,提高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自身安全素质;加快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步伐,切实把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企业领导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用,强化企业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分期、分批、分段、分层次搞好各级安全培训工作,建立领导、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机制,不走过场。

      以人为本,培育先进的安全文化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热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使企业全体员工安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全观念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基础更加稳固和牢靠。

      当前,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中积极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员工,爱护每一个员工是公司人本理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构筑安全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的宣传教育,以此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法制观念,在安全生产中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方针贯彻、落实到实处。从而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防线,提高企业员工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发挥人和物的最佳组合优势,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常管理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例会、安全简报、计算机网络、文化宣传栏、现场管理台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保安全。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三大创新”打造区安全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