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意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9

浏览:(10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意识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 陈光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1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探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将对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提供精神动力。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来规范人的安全思想和行为,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1人类安全与健康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一方面创造了新的财富;另一方面由于生产中的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了社会灾难,使人们更加关注安全生产和生活。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一种“软对策”,它对于防止事故的发生具有长远的战略性的意义。
      1.2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因而它又具有保障安全的基础性意义。
      1.3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
      1.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人们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活动中,丰富了安全的准则、理念、策略和手段。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设施设备、工艺工具、装置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1.5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是全社会的发动与参与,解决人的基本人文素质问题,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要求在策略、思路、规划、对策等方面提出安全文化的理论,使安全策略和活动方式有了更新的意义,又使安全教育、安全科学、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等都具有了安全文化的内涵。
      2安全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的。
      2.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要变化,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成为社会文明和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
      2.2安全科学进步和科普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新需求;
      2.3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与人民的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安全健康已成为其自觉行为;
      2.4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较少;
      2.5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偏低亟待提高;2.6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全国各类重大、特大事故频发已引起方方面面的密切关注;2.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入WTO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等等。
      3安全文化的功能
      3.1导向功能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其对社会成员安全行为的导向作用。安全文化集中反映了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经济利益,因而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引导社会成员按即定的目标开展活动。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首先体现在它的引导性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和文化氛围的烘托,使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目标在社会成员中形成共识,并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其次是对社会成员安全行为的跟踪引导。安全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目标将化解为具体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人们可以参照并据此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之不脱离目标轨迹。
      3.2激励功能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体心理的需求与动机,而且还取决于他所在群体的文化因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这种使命感和驱动力使得人们产生认同感和归宿感,在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同时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安全文化把“以人为本”视为主要价值观念,对激励机制极为重视。安全文化的倡导过程,正是帮助人们树立安全观念、建立社会动机,从而调动积极性、预防不安全行为的过程。人们以安全行为准则作为自我激励标尺,同时,在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目标的强大精神感召下,相互激励,形成人们自觉、自信和自如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内在动力。
      3.3凝聚功能社会中每一个群体组织和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都有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安全文化因其对生命的参悟和价值的总和,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安全上的观念、目标、行为准则方面保持一致,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4规范功能规范是人的行为准则,安全文化通过文化的微妙渗透与暗示,使社会成员形成安全价值共识和安全目标认同并实现自我控制,形成有形的、无形的、强制的、非强制的规范作用。
      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结构体系内容
      4.1安全观念文化正确的安全观和意识流,科学的态度、理念和认知,崇尚的伦理、品德和情感。包括安全第一的哲学观、珍惜生命的情感观、合理安全的风险观、安全生产的效益观、综合效益的价值观、人机环境的系统观、本质安全的科学观。
      4.2安全管理文化严明的法律,明确的责任,规范的管理。包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监督、监察、管理、法制与全面管理;无隐患管理技术、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行为科学、风险评价技术、物流人流定置管理。
      4.3安全行为文化遵章守纪、行为规范、人机协调、操作高效、文明活动、身心健康。包括:案例回顾、教育培训、宣传检查、文学艺术等。
      4.4安全物态文化隐患控制、信息警示、应急措施、气象环境。
      包括:技术工艺本质安全化、安全检验先进科学、环境监控有效、人机设计合理、安全技术措施达标等。
      5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5.1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方面,通过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手段和形式,传播安全文化意识、普及安全哲理、知识和技能。人的文化行为要靠文化来影响,利用一切宣传和教育的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就是发挥包围着人类的安全文化环境的作用,达到启发人、教育人、提高人、造就人、约束人的目的,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文化素质。
      5.2推广科学技术,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科学技术在人类文化进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因素,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利用科技进步和成果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工具,它改变了生产对象和生产关系,也保护了生产力、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这是发展和繁荣安全文化的有力保障。
      5.3加强法制建设,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保障。当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安全的规律和重要性时,即人的认识落后于已被证实了的安全生产现实时,安全法律法规作为规范和强制推行安全文化的手段,更显得十分重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对于整个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5.4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不断进步建设安全文化,需要在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观念、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技术及安全规范、法制的教育。要作好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设好企业安全文化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紧密相关。一方面,要健全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真正得到落实;另一方面,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管理机制,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
      5.5面向新世纪和未来,安全文化素质教育要从孩童抓起。
      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文化素质,要着眼于下一代。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应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大纲,改变目前我国学生安全教育相对滞后的状况。安全科技、文化能最深刻地影响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安全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提高儿童、学生及大众的安全文化素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5.6继续加快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必将推动安全文化产业的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一方面,民众需要高层次的安全文化和更多的安全文化产品,同时,安全文化产业有是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另一方面,政府重视对安全文化方面的投入,已基本形成了劳动保护用品及安全装置的运营生产体系、职业病防治和保健体系、安全科技书刊为主的安全卫生信息体系。还有一批安全科技研究院所、学校的科研队伍及相关的社会团体,对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建设安全文化、发展安全文化产业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继续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借鉴国外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结合国情制定我国安全文化产业目标,加快发展,为安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对加强当前消防部队警营文化的几点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四个促进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