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初探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9

浏览:(7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初探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一个企业,尤其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培养、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进程和生产质量的高低,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企业的长治久安,关键是要建立起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建设安全文化的意义

        安全文化就是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它是沉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是企业安全管理内容的总和。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开展工作。

        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安全文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文化是以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注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的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促进作用必然使劳动者的安全素质得以提高,就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设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安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必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安全文化建设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基本需要。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得知,人在生活中有着各种不同的需要,主要包括安全需要、学习需要、生产需要、发展需要和尊重需要等,对于人来说,安全需要是重中之重。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为而被同事们另眼相看,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这只手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树立安全文化目标。树立企业安全文化目标就是以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安全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为手段,在提倡"以人为本、珍惜生命、关心人、爱护人"的基础上,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通过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机制,健全安全文化制度,调动员工参与安全文化的积极性,形成与时俱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企业安全文化知识普及,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政令畅通,安全信息反馈及时,安全操作规范达标,安全预警预报系统灵敏可靠,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快速有效,最终实现人人讲安全、家家保平安。

        2、塑造安全精神。企业安全精神是企业员工的安全文明生产及其经营活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的综合表现,是员工在外部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对安全认识能力与辨识结果的真实体现,是企业员工长期实践形成的心理和思维的产物。塑造企业安全精神,主要通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自觉地执行安全法规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塑造企业安全形象、追求安全目标、培养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等一系列手段,使员工在企业生产的全过程"遵章守纪,文明生产"。

       3、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一是树立一流的安全管理形象(即制度规范、检查严格、奖惩严明),二是树立一流的环境形象(即生产环境安全、标准、文明),三是树立一流的队伍形象(即高境界,高标准,高效率,高素质)。

        4、提高职工文化素质。职工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就企业来讲,这种文化素质主要是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情感、认知、道德、良心、意志、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

        5、职工安全心理和安全行为教育。造成事故的心理结构复杂多样,主要有十大要素:即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偷懒心理、逞能心理、莽撞心理、心急心理、烦躁心理、粗心心理、自满心理、好奇心理。这些心理因素导致不安全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安全文化的手段对人的行为进行干涉、指导和控制,即对人的行为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激励。

        6、班组安全生产教育。班组是企业生产的细胞,班组的安全生产教育必须突出和加强,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本班组、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和安全规章制度;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作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岗位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地点的尘、毒、危险机件、危险区的控制方法、发生事故的紧急救灾措施和安全撤退路线等。  

        7、安全技术教育与应用。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通过外出委培、办班培训、现场教学、拜师学艺等多种方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同时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8、职业卫生工作技术推广。职业卫生最重要的任务是治理、评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使企业自觉遵守职业卫生标准。

        9、安全隐患评估与整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隐患要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建立安全隐患评估制度,超前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在事故发生之前,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0、事故防范与抢救。防范事故一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二要保证安全投入,三要对职工进行培训并取得资质认证,四要具备生产条件,五要保障设备、环境安全,六要有安全防范措施。事故发生后,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及时进行抢救。员工要熟练掌握有关抢救的常识、应对突发事故的方法和程序。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畅通报警和信息传递渠道,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实施应急计划演习等。要不断加强职工的防险、避灾知识教育。

        11、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处理。安全生产信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起着指挥作用和反馈控制作用,一是要尽快建立起以安全信息中心为枢纽的、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纵横交叉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安全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更广泛、更科学、更快捷、更有效地为安全管理服务。二是及时地收集"超前"信息,及时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排序、筛选和论证,科学地作出决策。三是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去伪存真,充分论证,为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安全信息。

        12、文明生产与安全环境。只有坚持文明生产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在搞好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去完成生产任务;二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坚持上班为下班、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条件;三是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每名职工都要自觉地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质量标准化标准;四是以质量标准化评估为抓手严格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全面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13、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安全保障网络。不断建全和完善横联党政工青妇、纵贯矿井队班组、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专业管理人员为主体、群监员、青岗员、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网络。

        三、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建设安全文化的途径有千条万条,笔者主要提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举措:

        1、管理保安。一方面是加强人的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是加强物的安全管理,消除物的不安全隐患。主要是通过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来实现。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处理制度、规程审批制度、危险品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制度,采、掘、机、运、通安全管理制度、等等,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来保证安全、实现安全。同时,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安全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使责任、权力、利益相统一,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教育保安。树立全员"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建立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待遇、使用一体化机制,全面加强一把手、分管安全的主要责任人、主要管理者、专业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等各个层面人员的安全业务、技能、知识教育,通过提高整体素质来保证安全、实现安全。

        3、技术保安。就是通过推广和应用安全新技术和新成果,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员工技能素质来实现人-机-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如健全和完善安全监测系统、提高采煤机械化程度、上齐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等。

        4、文化保安。一是树立安全文化观,培树安全理念,培树职工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和安全道德;二是大力开展安全系列文化活动,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和氛围;三是加强硬件投入,改善生产环境。通过加强安全的软、硬件建设来保证安全、实现安全。

        5、激励保安。一方面通过开展安全评比、选树安全典型、实施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等外部激励手段促进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另一方面通过采取内部激励手段更新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强化安全观念和情感、培树远大理想、建立远大目标等方式使人的安全行为自我指导、自我控制、自我实现。

        6、道德保安。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安全道德规范,建立以安全第一为核心内容的安全道德准则。通过开展职业安全道德研讨活动,举办安全道德演讲活动及"三无班组"竞赛评比活动等。教育员工热爱自己的工作和集体,树立主人翁工作态度,遵守职业纪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使职业安全道德的要求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总之,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灵魂。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只要煤矿企业坚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本企业的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就一定能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作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长期稳定地健康发展。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企业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需要文化的支撑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