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企业安全文化浅论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9

浏览:(8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企业安全文化浅论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各种价值的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伤害而创造的各类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着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倡导、弘扬和宣传安全文化,营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科学的安全习俗和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途径。

      引入“企业安全文化”这一新概念,是改变安全生产现状,提高生产安全保障的新举措,是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虽然管理有很大的效果,但是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依靠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如果被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存在抵触或轻视情绪,必然会产生不安全行为,虽然不安全行为不一定都导致发生事故,但是总会有发生事故的可能,在安全管理上,时时、事事、处处监督企业每一位员工,使他们完全遵章守纪是很困难的,甚至不可能,这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也会产生漏洞。

      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够补充安全管理的不足,正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的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的修养,改造其安全行为和意识,从而使员工从被动服从的管理制度的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的遵章守纪的行为。

      实践证明,单纯靠改善生产设施、设备并不能完全保证企业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须有高水平的管理和高素质的职工。不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讲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安全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安全文化的建设要从以下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抓观念文化建设。就是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这个观点一定要深入各级领导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中,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有了安全不等于有了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严在管理、严在领导、严在规章、严在标准”等,都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的宝贵经验的升华,要坚持经常讲,反复讲,使之扎根在头脑中,融于血液里。

      二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抓制度文化建设。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和运行的依据和保证。安全规章制度是要完善、科学、规范,在运行中能否被严格遵守,是企业安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违章违纪常常是引发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也是顽症。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抓制度建设,不健全的要健全起来,不合时宜的要及时修订,对实施中的情况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章行为加大处理力度,只有做到人人、事事都不折不扣地按规章办事,才能真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

      三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要抓行为文化建设

      一个企业,如果员工业务技能生疏,工作作风粗枝大叶,遇到紧急情况手忙脚乱,管理者管理不严,经常发生违章违纪行为,不起模范带头作用,是不可能做好安全工作的,必然导致差错不断,事故频发。所以,必须把培养员工良好行为当作基础性的工作,提到重要位置来抓,建设行为文化,第一位的是严,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违规行为,不允许有一个人在规章面前搞特殊,执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必须丝毫不走样,只有通过严的氛围才能使员工逐步养成规范严谨的行为习惯。要真正重视员工业务技术培训,从员工进入生产经营单位第一天起,就进行分级分类的系统培训,包括安全培训、技能培训、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等,要舍得在培训上投入,重实效戒形式,使员工人人训练有素,安全有就有了保证。

      企业安全文化是以具体的形式,制度和实体表现出来的,并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表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可见于之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现象。如企业的厂容厂貌、厂风厂纪、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等。

      中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它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部门分工及安全生产法规与制度建设。

      深层企业安全文化:是指沉淀于企业及其员工的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美学观,安全价值观。它是企业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

      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是深层企业文化,它支配着企业职工的行为取向,而表层企业安全文化、中层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也会反作用于企业的深层安全文化。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如何加强职工安全文化教育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要抓好潜层次管理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