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11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安全,重于泰山,它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条件,是发展之本,也是员工幸福的基石。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大理念的先导作用。不断提高公司职工安全素养,形成“我要安全”的行为准则,牢记“油气至上,安全为天”的企业核心理念。自觉规范管理和钻井作业行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我们知道,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所以全体员工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价值观中有关安全行为选择、判断、决策的观念总和。这种观念制约着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的行为和目标。凡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冒险蛮干行为,都是由不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导致的错误行为。

        二是加强亲情的感染作用。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班组间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再有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开动脑筋,不拘一格。

        三是提高各基层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钻井企业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治企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不仅注重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职工的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制约保证和奖惩激励的应用,更要注重培育职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为职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热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还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引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创建学习型安全管理团队,提高各级管理层,提别是基层一线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说的“器”,就是指职工的教育和培训。钻井企业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组织编制安全教育和专业工种培训,强化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员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提高岗位安全技能水平,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杜绝习惯性违章,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使职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五是借助企业文化载体,丰富安全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创作,对企业安全工作、活动的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表现和加工,形成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作品。例如,举办以钻井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书法摄影比赛、诗歌创作,组织开展安全演讲、知识竞赛、警言警句征集和漫画比赛,现场标准化图片展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安全活动。由于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职工易于、乐于参与,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总之,我们要大力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和安全生产规定,确保人人再受教育,人人再得提高,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内化思想、外化行为,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切实有效地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总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不要让安全警示语成了“催眠曲”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文化断想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