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安全文化重在“防”上做文章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89)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安全文化重在“防”上做文章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分支。安全文化即存在于某个组织和个人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能力和安全行为的综合反映。其本质含义,决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在“防”上做文章。

      我国的安全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过,“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已经将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目标,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也充分说明,“防”的重要。由此看来,不论是增强职工的安全信念,还是让职工养成安全操作的行为习惯,都应该立足于“防”,以“防”的到位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安全意识教育重在“防”。安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企业安全、个人平安。安全意识的教育不外乎几种形式,一是潜移默化的熏陶,主要是不间断地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现场安全注意事项的学习、安全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强制执行的激励,主要是各类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等,对不达标者不能下从事本职工作作业;三是富有特殊意义的帮教,主要是“每日一题”安全知识问答帮教,电视媒体播放亲人访谈、增强直接工的安全意识,女职工、退休老职工、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组织开展安全活动等;四是针对特殊人物的刺激,主要是针对区队长、班组长、安监员等关键人物,以及既忙工作又忙家庭的“两头忙”人员、家遇红白事的“情绪”人员、实际工作中的“莽撞”人员等薄弱人员,要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措施。所有这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员工知晓“防”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性,达到以“防”促“安”。因此在制定安全教育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时,必须考虑“防”的预兆性,注重“防”的及时性,着力“防”的针对性,以保效果。

      安全措施实施重在“防”。实际上,安全、操作、技术三大《规程》,是一代一代的员工用鲜血写成的历史,也是确保安全的“大法”;而施工《措施》是根据《规程》的要求,加上现场的实际情况,写就的员工的“护身符”。制定规程、措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全方位落实“防”字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安全措施在现场的的实施,看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暂时的大意。

      安全设施建设重在“防”。技术、装备、培训并重是安全生产的法宝。安全设施建设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主要是指设备安全运行的保护装置以及确保人身安全的安全装备如员工工作定位系统、“小灵通”通讯联系等;软件装备重点是各类牌板、警示提示装置等。软硬结合,相得益彰,无疑能为员工提供“防”的好环境。

      安全行为养成重在“防”。能不能安全关键在人,人的关键是在习惯。员工脑中有了“防”的意识,势必对员工的正规操作、自主保安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抓正反典型,促使员工把安全作为习惯,自觉消除习惯性违章,时时注意遵章作业,不去闯侥幸,进而实现既定的安全目标。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确认制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文化深入开展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