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让安全文化成为信仰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7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让安全文化成为信仰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有一个实例可以说明:“中国56个民族中,以维吾尔族和回族为代表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饮食习惯上有着独特的“禁忌”,他们不吃死动物(包括因打、摔、触、勒、电等原因而自死的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讼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并且忌酒。你若要问这种坚守从何而来,任何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都会告诉你,这是因为至高无上的信仰。信仰从何而来?来自《古兰经》经年相传的熏陶,来自伊斯兰教积淀深厚的教导,更是来自文化的强大力量。

      “让安全文化成为信仰 ”是一种类比思维,安全的伴生词是“禁忌”,违规操作是禁忌、装备不到堂是禁忌、侥幸冒进、忽视风险也是禁忌,可否运用“禁忌”思维来锻造安全文化信仰?依靠文化的力量来促进安全?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要让安全文化成为信仰 ,关键是要明确三点。

      一、是“禁忌”还是“禁区”?

      笔者认为,安全文化纠其本质而言,是人内心深处趋利避害的本能所凝结而成的价值和情感元素,通俗来说就是“禁忌”诉求。  顾名思义,强调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不能干什么,或者只能干什么”,这和“要求干什么,必须干什么”的“禁区”指向有着明显的区别。从意识形态上来看,“禁忌”强调自觉、自愿、自我意识,“禁区”偏重指令、要求、客观规定;从执行方式上来看,“禁忌”依靠心灵导引加以实现,“禁区”依托制度要求严格框范;从作用效果上来看,“禁忌”意识指导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其结果有一,即充分认识到了哪些因素是安全生产的”禁忌”,能够通过主观选择,决定采取正确的行为以确保安全。“禁区”行为反映意识,具有选择性作用,其结果二,一恪守“禁区”规定,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确保了人身和设备安全,二是好奇探看“禁区”,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人身和设备安全得不到保障,也就是说在选择性命题的前提下,发生事故的概率高达50%,侥幸、运气是其内生语境,事故、危险是其必然机率。

      二、是“价值”还是“载体”?

      在不少人心里,对安全文化价值和安全文化载体只有模糊的界定,总是容易把承载安全文化价值的载体当成安全文化价值本身,这是个谬误。

      安全文化的载体有很多,大体分为柔性和刚性两种,诸如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等经过科学考证和实践考察的经验型总结都能称之为刚性载体。而安全警句名言、安全“文化墙”、以安全为主题创作的小品、歌曲、文艺作品等等都能划分为柔性载体,

      安全文化价值与安全文化载体,两者存在着三种关系:

      (一)安全文化价值必须依靠安全文化载体来表达。例如我们形容春天美,单纯的感叹没有说服力,绽放满山红花,吐出柔嫩绿芽就能说明,这里美是春天的价值,红花绿树就是春美的载体。同理,我们要抓安全,光靠一味地号召、呼吁并不能达到目的,唯有依托于多种载体,逐渐渗透、潜移默化安全理念才能够实现安全文化价值。

      (二)安全文化载体必须承载特定的价值、情感内涵才能形成文化的力量。例如都是包,LV和地摊货在功能上并无区别,但部分LV产品诉至千金,却一包难求,人们掏重金购买的实际上并不是皮包的实际功能,而是附着在LV这个品牌之上的价值,这种集纳了品味、品牌、权贵的文化标识才是这种奢侈品品牌的真正含金处。同理,安全文化载体不是围绕安全这个主题生拉硬扯地做宣传报道或者表面文章,而是要在渗透、凝聚安全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载体体现和传达出对安全的刚性需求信号。

      (三)安全文化价值和安全文化载体不是充分对称的。安全文化价值是相对稳定的,但安全文化载体却是活跃的。安全文化价值是内在的、持久的。但安全文化载体却是外在的,充满创新和变化的。一种安全文化价值可以通过无数种丰富的安全文化载体来表现。

      三、是“信仰”还是“口号”

      信仰与口号也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离不开口号的锻造,这是一种高度凝练的理念标识,具有指导安全行为,规范安全信念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口号的运用存在极大的弹性空间,运用地深刻就是深入人心的行为指针,运用地肤浅就只能成为简单的宣传符号。例如“ 安全规程血写成,不用流血再验证”这是安全管理中比较典型的警句,朗朗上口,简单易记,符合安全口号的所有要求属性,但是反观这句警句的形成,不正是对那些因为不遵守安全规程,从而造成了血的教训的痛心疾首的感叹吗?可见这八个字仅仅是口号,还不是信仰。若是信仰,我们需从中精简几个字改为“遵守安全规程”,这种坚定的信念才是信仰,信仰是一种指向性明确的精神产物,它同坚定和尊崇伴生,因其坚定,所以具有不受外在客观因素影响的能力;因其尊崇,能够从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依照和追捧。安全文化最终是要做成信仰,唯有使安全文化形成信仰,安全的核心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固守。

      打造安全文化信仰,通过安全文化信仰的反作用力推进安全管理向更加自动化、自觉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本质安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积极创新管理机制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谈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