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强化生产安全 构建安全文化和谐企业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8

浏览:(9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强化生产安全 构建安全文化和谐企业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来自安全文化。

      昌飞公司采取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办法,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安全工作,在实现生产经营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截止2007年底,公司已连续第28年无死亡事故,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环境、健康安全双体系年度综合认证,为构建和谐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安全基础。

      强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公司始终把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把安全生产纳入公司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公司重新修订完善了25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明确了15项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使安全监管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把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公司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日常运转的基本框架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积极落实专项应急预案工作,成立了18个应急指挥部,相应制订了18个专项预案和50余份岗位应急措施,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生产约束、激励机制及事故预防,应急管理程序,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确保了应急救援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大大提高了公司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重预防深化全员安全意识

      公司提炼并精心打造特色安全文化。在宏观安全管理上始终坚持“四个到位”,即“思想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在日常安全监管中做到“四抓”,即“抓常规、抓现场、抓重点、抓反复”,执行“五个不放松”的工作宗旨,即“落实责任不放松,坚持标准不放松,严格考核不放松,狠抓现场不放松,加强服务不放松”。通过特色安全文化的建设,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促进了职工安全意识的养成。   

      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全员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2007年公司对450余名新进厂员工、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率为100%。

      公司坚持行之有效的技安员例会制度和班组安全建设达标考核制度,对班组安全建设讲得勤、抓得紧、管得严,做到三不放松,即执行现场制度不放松、安全教育不放松、事故分析不放松。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的考核力度,2007年共考核重点生产单位30个,班组96个。

      抓现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公司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强化现场安全监控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为重点,狠抓试验试飞安全,强化事前预防机制,在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和设备品质安全上筑起三道防线。结合公司特点,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飞行安全等方面制订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详纽的工作计划,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确保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职能部门经常深入各生产现场和危险点,查找安全隐患,落实隐患整改措施。紧紧抓住人、设备、环境三大要素,加强对各级危险点、重点型号生产技改现场及试飞现场的安全检查监控力度,及时纠正各种违章现象,严格督促落实作业现场安全责任人和安全措施。公司一直坚持安全管理部门专职安全员巡查、车间安全员日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周查制度,不断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

      勤探索  建立安全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建立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及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科技兴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公司结合实际,将传统安全管理手段和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探索和创新,积极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手段,分别于2003年、2004年建立并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05年公司通过对环境及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整合,进一步强化了安全和环保基础管理工作。2007年重新进行了危险源的辨识,有针对性地制定了6个目标和10个管理方案(含环境管理方案),共投资约300多万元进行实施,同时补充完善了公司安全生产适用法律法规的收集和评价工作。一年来,公司的环境、安全双体系运行良好,效果显著,并于2007年11月14日顺利通过了第三方监督审核。通过建立并运行双体系,带动并强化了安全宣传、培训、特种设备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急体系的建立及演练、危险作业监控等各方面基础工作,提高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安全在我心中 ——天铁集团运输部安全文化创新之旅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下一篇:导入先进理念营造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经验交流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