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中国先进文化与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2

浏览:(77)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中国先进文化与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一、先进文化

        一般说来,所谓先进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在同一文化“控制”下的最广大群体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

        衡量文化是否先进,要有相应的标准或尺度,但是目前这种标准还不是十分明确。为了使读者有所借鉴,同时便于下面关于安全文化的论述,我们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从全人类的角度来说,衡量先进文化的标准应该有3个方面:

        (1)是否有利于生产力不断提高;

        (2)是否有利于社会不断进步;

        (3)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正常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民族或主权国家来说,文化又与具体的国家或民族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往往不具备总体的可比性。因此,判断中国先进文化的标准不是用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标准,而是主要看该文化是否适应和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是否保证中华民族大多数人正常持续发展。凡是满足以上要求的文化,就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否则就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文化。

        中国先进文化具有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它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中国自身的时代特点。中国先进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就说明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满足上面所说的三个判断条件,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江泽民同志还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应具备的特征,许多人作过论述。在此,我们总结归纳成如下8个基本特征。

        第三,弘扬法治的意识。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分水岭。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基本精神是艺术和道德的,而不是科学和法治的。靠艺术和道德的思维模式,很容易信奉“为政在人”的“人治”哲学,随之带来言大于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当前,这种人治文化依然顽固地存在: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并不鲜见;人情大于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的“法治”建设,不仅要在制定法律上下工夫,更重要的是要在遵守法律上下功夫,在守法文化上下功夫。“法治”是民主的法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是权力得到有效制衡的法治,是人民必须守法、官员必须守法、政府更必须守法的法治。因此,我们要大力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法律至上意识,培养全体公民尤其是官员的法律意识,建立完善严密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公开公正的舆论监督,使全体人民都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第四,倡导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思维,重直观、感性、综合,轻逻辑分析、推理和实证;喜欢用简约的、模糊的寥寥数语将自然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推崇天人合一,易被封建迷信所利用。直到今天,不讲科学的文化依然存在,风靡全国的“法轮功”就是最有力的例证。因此,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宣传科学知识,引导人们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提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视逻辑分析,重视实证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破除迷信告别愚昧,形成先进的科学的文化。

        第五,激励创新的思想和活动。没有创新,文化的先进性就无从谈及。一个国家、民族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就必然壮大和强盛,其文化也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注定走向落后,文化发展也相应走向萎缩。因此,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乃至文化发展至关重要。要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要鼓励全民族形成热爱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风气。思者有益,想者无罪,世界上只有不可以干的事,没有不可以想的事。只有具有科学的怀疑精神,中华文化才有创新的能力,中华民族才有复兴的希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六,鼓励竞争与开拓。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竞争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经济如此,文化也如此。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就是竞争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封建保守文化,表现为:小农意识,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小富即满,缺乏进取精神;“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不上进也不允许别人进步,等等。因此,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文化,我们必须大力倡导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竞争观念、开拓意识、市场观念。促进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自满守旧观念向开拓创新观念转变,封闭观念向开放观念转变,权位观念向能力观念转变等。总之,就是要倡导一种竞争的文化,优胜劣汰的文化。

        第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厚的影响。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离不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中既有许多糟粕,也有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不应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

        第八,形成开放的宽容的文化环境。开放的、宽容的社会环境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我们要建设当代中国先进的文化,必须树立起全人类、全球化、大开放的观念,自觉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人类文化进步的方向,以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态和搏大的胸怀对待一切文化,无论其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精英的还是大众的、高雅的还是世俗的,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素质,有利于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我们都要兼收并蓄、发扬光大。

        三、当代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的文化。安全文化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目的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凡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安全文化,其自身必然要满足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就用前文所给出的先进文化的3条衡量标准来考察当代安全文化的先进性。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

        正像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样,安全文化的建设也是十分复杂的。安全文化建设涉及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足迹所到的各个角落以及涉及各种类型的人员。对于不同的活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员,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方法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在此,我们仅以前文所述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作为对安全文化的普遍要求,以及根据我国文化传统对安全文化的影响,提出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事业。

        第一,应该把建设我国的安全文化放到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有效推动安全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其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监督,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安全文化发展规划,包括生产和生活在内,并给予落实。国家有关部门要组织、支持科研机构、企业、社团等就安全文化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必要时设立研究课题项目并提供资金的支持。每年在组织召开国际或全国安全文化研讨会的基础上,再举办若干期全国安全文化的培训班,教材统一编写,师资统一安排,尽量采用情景和案例教学法,以充分展现安全文化的魅力。对于安全文化工作卓有成效的企事业单位,可设立安全文化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奖励,严格评审后每年颁发一次,宁缺勿滥。加大宣传、普及科学的安全文化知识的力度,将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深入社区、街道、乡村,真正形成尊重生命、注重安全、知险防险的社会环境。

        第二,当前在国内开展安全文化普及工作,除了面向所有的人以外,更应该关注两类人群:第一类是各种领导人员,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第二类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工业化生产的农民。对于第一类人来说,由于他们肩负领导责任,因此他们对安全的认识、态度、知识等将直接影响到其所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的好坏。为了有效地提高这种人的安全意识,应该从安全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安全工作的价值、安全的法治、安全与劳工权益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对于第二种人来说,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较低、安全知识缺乏、法律和维权意识薄弱,在中小企业从事高危作业的可能性大,因此是伤害事故的高发人群。安全文化建设面向这些人时,应该根据其特点,以最通俗易懂、最直接实用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展现,从而使他们尽可能快地接受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达到当代社会安全生产和生活的要求。总之,先进的安全文化一定要适用于各类人群,并且是大家易于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文化。

        第三,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方面是进一步提高全民的“安全法治”观念和意识。过去,我们都是使用“安全法制”的概念,而“法治”与“法制”是有区别的。现代法治的概念包括如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法律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等一系列原则和基本要求;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就有法制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

        “法制”强调法律制度的完善,其重点在于法律的制定;而“法治”则与“人治”相对应,既强调建立完善严密的法律制度,更重视建立健全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遵法守法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就有法治精神不足、人治较易接受的痼疾。因此,在安全生产“法治”方面的建设尚不完善,虽然制定了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大于“法”观念和“人治”习惯还有很深的影响,法律权威至上还没有稳固地树立起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等问题时有发生。各级安全工作都有“领导重视了工作就好做,领导一换情况就变的现象,这是典型的“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封建文化。在这种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一方面要趁着《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抓紧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其他配套法规的制定;另一方面,在安全文化的范畴中,加进“安全法治”的内容,加强安全监督监察机制,对在安全生产中违法犯法的企业和个人一视同仁采取制裁措施,同时在民众中大力普及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第四,积极开展适合国情的安全社区建设,让安全文化深入千家万户。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范围推行的“安全社区评审活动”,是安全文化向广大民众普及的有利手段。我国许多地区也在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片区、村镇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治安方面。实际上,安全社区的概念不仅仅是减少社区的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刑事犯罪的发生率,而是包含着广泛得多的内容。大体上说,应该包括社区范围内的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安全)、环境污染、道路交通安全、学校校园安全、老人幼儿监护、家居生活安全、家庭暴力、社区健康关怀等。社区安全文化的普及需要各级各类行政主管部门和社区社团、企业、学校、医院等共同参与,与社区居民一起开展形式多样、紧密结合社区实际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安全文化的土壤应该深深地扎根在许许多多的社区中。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安全文化深入社区的组织方,城镇以居民委员会或街道为主比较好,农村则以村委会或乡政府为主。但是上级政府部门要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技术、信息、协调等方面的支持。

        第五,在大力倡导、推行、宣传、普及安全文化的同时,应加强对安全文化的科学研究工作。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在我国安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理论界对安全文化的研究,缺乏西方那种在研究中注重探求科学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步骤、指标等的精神和思想,致使我国在安全文化的研究上,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既没有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文化背景的、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可适应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对象的安全文化实施办法,更没有关于如何对安全文化进行衡量或评价的实测体系。没有实施办法和实测体系,安全文化的实际应用只能是盲目的、散乱的,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无法对比的,从而是难以持续改进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抓紧对安全文化应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这需要下大力气,需要由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三方的密切合作。

        第六,在建设安全文化时,重视“情”的因素。根据中国的有效管理工作往往是按照“情-理-法”的侧重次序为脉络的现实,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情”的因素。这里所谓的“情”,是指感情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凡事要通情达理。就企业来说,要想把安全文化作为改善安全工作的强有力的工具,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把安全文化对企业和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使员工把企业目标堪称自己的行为准则,由此实现自我管理;

        2.在管理中增强感情投入,使员工明白安全文化的意义、放大以及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和他人的对自己的感觉,同时也表明自己对他人的态度;

        3.管理者应成为安全文化的表率,对其安全的承诺要使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并且处处以身作则;

        4.再起的班组或其他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对安全隐患或违章现象,要有畅通的汇报和反馈系统;

        5.建立严格、公平的奖惩日系,只要奖惩合格,以理为据,员工是会心服口服的,这种方法看似不讲感情,实则是为员工着想,也是“情”的一个方面。

        除了上述的几点问题外,在建设我国安全文化事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可以谈及,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论述了。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大力弘扬安全文化 推动企业安全发展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牢记责任重于泰山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