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构建船舶安全文化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85)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构建船舶安全文化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是水运企业的永恒主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法规、法纪及主管机关对船舶督查制度的逐步完善,水运企业的安全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开展好安全工作,保持安全局面的稳定是水运企业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安全综合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已越来越被高度重视和有效运用。从水运企业特点来看,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船舶安全。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然要关注船舶安全文化建设。本文就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以期建立具有水运企业特色、符合船舶安全管理特点的安全文化体系,发挥安全文化的优势,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船舶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基本功能

      安全文化是集体和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生产及经营活动过程中,保护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船舶安全文化则是安全文化在船舶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中形成的安全管理文化,是船舶在创造安全管理环境、预防安全责任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等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是船舶安全管理走向理性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整体合力,预防并减少船舶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具体地说,船舶安全文化建设至少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形成统一的安全理念。安全理念是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船舶通过各种教育与培训手段,加强对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安全哲学及安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统一职工的安全思想,规范职工的安全认识,提高船舶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二是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通过加强船舶的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员工都能认识船舶安全的涵义、了解安全的职责、责任及事故的危害,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安全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实现减少和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三是协调船舶的安全管理。船舶安全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行为,包括对船舶安全生产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员工的管理,这就要求船岸各管理层面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加强协调,一致运作,使船舶安全生产始终处于有序运行的良性状态。四是提高船舶安全的质量。在船舶安全生产中,要使广大职工时时、事事、处处都遵章守纪,仅仅靠外界制度的约束很难做到。加强船舶的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提高职工的安全修养,改变职工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从而加强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五是提高船舶的安全效益。水运企业尤其是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具有风险性大的特点,保证安全是船舶运输生产的最大效益。通过加强船舶的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船舶的安全管理手段,堵塞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更好地维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效地提高船舶运输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船舶安全文化包含的基本内容

      船舶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行业中的具体化,关系到广大职工在船舶安全生产中的精神风貌、经济目标、行为准则、作业环境以及员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规范等等,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体,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

      1、以安全意识、哲学思想及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船舶安全精神文化又叫船舶安全文化的精神层,是指在船舶安全文化的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用以指导船舶开展安全管理的哲学思想、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安全意识、安全哲学思想及安全核心价值观构成了船舶安全管理的理念,是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安全意识是指能够反映职工安全意愿和行为的认知体系,是支配作业人员处理安全行为方式和能力的真实体现。船舶安全的哲学思想是从实践中提升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回答的是船舶在生产实践中应采取何种立场、观点、态度及方法;安全核心价值观是船舶在安全生产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目标,是船舶安全文化的一项基本内容。长航集团船舶安全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安全工作重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方面突出了安全工作在船舶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船舶安全对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这也可以理解为安全工作对社会是履行一种责任;对企业是创造一定效益;对市场是践守一份承诺;对职工是保持一份安定。

      2、以各项安全法规、条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船舶安全制度文化又叫船舶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包括国家、行业、企业等各部门的安全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涵义:一是指法律、法规及各类制度本身。指各级主管机关制定的各类安全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例如《安全法》、《水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内规》、《海规》及企业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等,这是船舶安全管理的制度保障,是船舶制度文化的外壳。二是指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责任网络、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各类体系规范、工作程序以及与安全工作相关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各项安全制度得以实施的保障。三是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这是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要使制度文化落到实处,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把各项法规、制度切切实实、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

      3、以领导行为、模范人物行为及职工群体行为为重点的行为文化。船舶安全行为文化又叫船舶安全文化的行为层,是船舶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从人员角度来分,船舶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领导行为、模范人物行为及职工群体行为:领导行为是船舶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岗位权力等因素,领导行为具有言传身教的导向作用,不仅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及创新力,也决定着群体行为发展的方向与走势;模范人物行为的影响力主要靠模范人物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船舶安全哲学思想、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例如,公司孟林国号,就是通过公司先进典型、该轮船长孟林国同志的人格魅力影响全船职工。职工群体行为是船舶安全文化的基础力量,决定着船舶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程度。群体行为塑造不能简单理解为组织职工思想政治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以及各种文体活动,还包括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吃苦奉献、同舟共济的精神,包括努力把职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协作等。

      4、以安全文化阵地、设备设施为对象的船舶安全物质文化。船舶安全物质文化又叫船舶安全文化的物质层,其显著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是船舶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文化,主要包括安全文化阵地和安全设备设施等方面。其中,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而这种渗透的过程离不开各种有形的载体、阵地,这些载体、阵地就是安全文化阵地。可以说,安全文化阵地是沟通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桥梁,是连接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媒介,主要包括安全理论研究阵地、媒介宣传阵地及文化设施阵地等。安全设备设施主要指保证船舶安全生产必需的设施设备以及一切与安全相关联的物品,主要包括船体、通导设备、甲板机械设备、系泊设备、机电设备、燃油、备件以及维护必需的工具等等。强调船舶安全文化的物质内涵,最终的目的是强调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效用和服务效用。对船舶来说,强调设施设备归根到底就是要强调保证投入运行的船舶达到必须的技术标准,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适航状态。

      三、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加强船舶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船舶的实际出发,全面考察企业及船舶的文化背景,了解广大职工对船舶安全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客观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状况及船舶安全事故的隐患,因势利导地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1、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营造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船舶安全文化是船舶安全管理的灵魂,是推动航运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重视船舶安全精神、安全理念的培育和发扬。要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对企业决策层、管理层、职工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培训,统一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观念,端正安全态度,提高安全技能,推动船舶安全文化的深入开展。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安全会议以及专题座谈等多种手段,大力加强以船舶安全文化理念为重点的思想理论的宣传与学习,倡导“安全第一”的安全观,有效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环境。要不断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带人,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机制。在教育过程中,要把职工作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统一体,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保护的良好机制。要加强日常性的宣传教育,把安全教育放到船舶安全实践的细微工作中,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2、加强船舶安全法制化建设,构筑文化建设的责任网络。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监督的依据和准绳。加强船舶的法制化建设,使船舶的安全生产走上法治化的轨道,不仅是规范船舶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国家颁布的“安全法”及“水上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对船舶安全生产的法制意识教育,使广大职工认识到保证船舶安全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也是社会行为,不仅是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也是国家法制、法规的要求,强化职工的安全责任感。要结合企业内、外部安全环境的变化及行业主管机关的要求,对船舶现有的各项规定、制度、条例进行重新审视,废止那些不适合船舶现状的条例、制度,研究、制定出符合船舶实际的新的规定、制度,通过对船舶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提高船舶制度的实效性。同时,要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建立健全统一、集中、规范的安全生产执法程序,使与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负其责,各司其事。要依法强化船舶的安全生产监察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通过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在船舶形成有错必改,有错必纠的船舶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船舶安全规范化建设,完善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是培育船舶安全文化的基础,也是船舶安全文化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要严格按照船舶各类体系运行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机制。要通过建立船长负总责,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专业监督、群众监督互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保障体系等手段,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机制;要针对安全生产是一项整体性、全员性系统工程的特点,建立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把安全教育培训贯穿到船舶安全生产过程的始终,提高教育的经常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要结合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和科技进步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设备管理机制,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手段加强对船舶各类设备、设施的管理,提高船舶设备管理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完善船舶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在完善与健全安全奖惩制度,加强物质激励的同时,特别突出精神激励的作用,通过培育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兴趣,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等手段,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建立企业协调联动机制,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效能。船舶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份。要加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将其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船舶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一方面,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生产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也要围绕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在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及行为规范中体现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使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以深化体系运行、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以及实施管理创新为手段,进一步明确船岸各级领导、各级组织在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责任,要把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船岸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职责,作为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共同任务,有效消除那些“把船舶安全文化建设当作某一管理部门、某一管理层面的事”的错误认识,使船舶安全文化建设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要在船、岸各级管理部门倡导一种团队建设的理念,让职工从根本上认识到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船舶的事,而应该是与船舶安全相关的所有组织、部门和人员的共同任务,通过加强船岸之间、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内部各部门、工班及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与联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集体思考、团结协作、目标一致、联动发展的安全氛围,提高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群体效应;要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努力在船舶营造安全和谐的氛围,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要以品牌船舶建设为载体,延伸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触角,在船舶安全工作之外,将其引入船舶的服务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并丰富船舶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不断提升船舶的管理平台,提高船舶的管理水平。

      船舶安全文化是在船舶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文化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船舶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保持在新的形势下船舶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在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的同时,有效借鉴其它单位、其它行业甚至其它国家先进的安全文化理论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安全文化体系;要结合形势特点和行业发展要求,紧紧抓住新形势下船舶安全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效保持船舶安全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不断提高船舶安全文化的建设水平。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项目安全文化建设探析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安全发展,重在理念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