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议 - 安全文化探讨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1

浏览:(81)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浅议 - 安全文化探讨 ,来自安全文化。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头等大事。据调查分析,造成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因素。两者比较,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事故的发生有时看似偶然,其实寓有很大的必然性。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必须全面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推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巴西海顺远洋运输公司门前立着一块高5米宽2米的石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满葡萄牙文,记载了当年"环大西洋"号海轮沉船事故的原因。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在事发海域发现一个密封的瓶子,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这样写着:三副帕蒂:3月21日下午船离港,我发现救生筏施放器有问题,就将救生筏绑在架子上;二管轮安特耳:我检查消防设施时,发现水手区的消防栓锈蚀,心想还有几天就到码头了,到时候再换;船长麦凯姆:起航时,工作繁忙,没有看甲板部和轮机部的安全检查报告;机匠丹尼尔: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苏勒的房间消防探头连续报警,我和瓦尔特曼进去后,未发现火苗,判定探头误报警,拆掉交给惠特曼,要求换新的;大管轮惠特曼:我说正忙着,等一会儿拿给你们;机电长科恩:3月23日14点我发现跳闸了,因为这是以前也出现过的现象,没多想,就将阀合上,没有查明原因,……。最后是船长麦凯姆写的话:19点半发现火灾时,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控制火情。我们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但酿成了船毁人亡的大错。

      事故的发生,是有必然条件的:一定是有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或是有人没做该做的事情。中国有古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充分说明古人对责任、对细节的重视。注重细节,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个单位能否避免出现"沉船"的命运,关键在于单位从上到下每个人能否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杜绝"每人只错一点点"。凡是规章制度都应不折不扣地执行;凡事都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树立角色责任意识,不给自己留隐患,不给自己留退路,不给自己找借口;凡是工作都真正实现精细化操作,自动自发,养成一种习惯,培育一种品格。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如图所示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机制

      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1、完善安全警示机制,明确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方针都是不变的,但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各岗设计出更加朗朗上口符合各个岗位特点的安全警示语粘贴在工作室,对不同岗位的安全要求进行警示指导。例如运行车辆日常检查处可以粘贴“病车”不出门,出门无“病车”的警示语,售票班粘贴“不售超员票”、查票班粘贴“不发超员车”,现场三品班粘贴“无关人员不进站,三品不上车”等警示语来警示员工行为。同时,可以利用广播、车站大屏幕、候车厅宣传栏、横幅向旅客宣传“出门在外、牢记安全、携带“三品”、害人害己”等安全口号,再根据不同时期相应安全指导机制,视自身情况制定“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的安全方针,做到安全工作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发挥警示机制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根据部门及岗位职责,制定一个月度、季度、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奖惩。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例如要针对每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定期开展安全职责渗透“专题研讨、讲座”,整理找出各个岗位曾在本单位和同行业发生过的案例进行剖析,明确指出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安全盲点,明了事故的严重性,或者组织员工座谈交流,把发生在自己岗位上及看到的其它岗位上的安全小故事讲出来,总结安全经验警示他人,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提高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敏感度,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层次。

      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因此,在完善安全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走动式管理,促进员工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员工业务培训上,除了让请专人授课外,还要进行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评选安全流动红旗、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开展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征集安全漫画、安全理念、警句格言汇编成册;举办职工安全签名等活动;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6、完善安全建档机制,使安全文化有章可循。健全和完善安全检查、安全巡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安全活动(安全会议、安全评比等)、各岗位的安全事故处理、安全职责制度、安全工作预案材料总结通知、安全文件等资料的台帐,进一步完善标识,实施“一源一档”的专人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台帐检查,逐步规范安全生产档案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建立授权安全文化为导向。

      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工作的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麻痹思想和惰性,从而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加强现场管理就能促进员工的行为控制能力,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起到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建立良好的“授权予员工的安全文化”,对于企业的安全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权就是将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以下级员工的个人行为、观念或态度表现出来。在企业内部失误可能发生在任何层次的管理上,然而一线员工操作的对错常常是避免这些失误的最后屏障。授权的文化把被动管理上升到主动管理,它超出了个人职责的要求,让员工主动承担责任,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安全工作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从而不断加强了企业预防安全问题的能力。

      2、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

      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对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和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应根据各部门和人员职责来确定。比如保卫科、站务科、商贸部、财务科、货运部等科室的安全责任制度要根据各科室涉及安全内容汇编防火防盗安全、旅客候乘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财物单据安全、货物托运安全等制度,然后各科室再根据的不同岗位不同班组制定安全工作职责与岗位职责同时上墙,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同时要落实措施,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奖罚分明。

      其次,将安全文化落实到职工的言行上来,倡导和执行“四进”“五融”的做法:安全文化进单位;安全文化进班组;安全文化进岗位;安全文化进家庭,安全文化融于心;安全文化融于眼;安全文化融于口;安全文化融于手;安全文化融于行。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关键岗位人员在聘用之初,人事科就应设有安全科目的测评,安全意识的强弱要做为是否录用的依据)。让每个员工在安全责任状上签字,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责任及严重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再次,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公司到部门、班组建立一套层层检查、鉴定、整改的预防体系,公司成立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的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每季度对公司重点的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安全互查,并对各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进行鉴定,按部门、整改项目进行归口落实责任人及时整改。各部门内部也要相应成立安全检查机构,每月进行安全自查,并对各班组上报的安全隐患项目进行鉴定,限期整改,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上报公司安全检查鉴定委员会,由上级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同时,重奖在工作中发现和避免重大隐患的员工,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安全预防体系,从而堵塞安全漏洞,防止事故的发生。

      3、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近几年来,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向员工灌输“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行为源于认识,预防胜于处罚”等安全观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防微杜渐!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责的良好氛围。

      企业建设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筑牢安全根基,依托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引导企业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之路。我们要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安全责任制度,拓宽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精心塑造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打造文明规范的职工队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发展与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只有企业实现了安全生产,才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做精做强目标。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 安全文化探讨

    下一篇:大胆探索 锐意创新 努力构筑船舶安全文化 - 安全文化探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