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矿井水害安全知识讲座(六)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1

浏览:(94)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矿井水害安全知识讲座(六),来自安全培训。

      第十一课 避开突水危险带 带压开采是方法

      强含水层、含水断层带、含水的陷落柱,这些都是井下发生突水危险的自然条件,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处理和避开它们。

      1、探断层在井下各生产地区探清周围存在的断层位置、断层落差的大小,对于防止出水是很重要的,探清断层带是否有水,断层另外一侧强含水层的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经钻探之后,如果证实断层带本身不含水,距离含水层又比较远,那么采掘工作面是比较安全的。

      2、穿越断层如果巷道需要穿过断层到另一盘进行采掘,着就需要探清另一盘的含水层位置,水量大小,必要时要对另一盘的含水曾进行放水降压。为防止采掘后断层带挠动引发出水,对穿越断层带一段巷道的底板进行砌券加固,防止含水层水沿断面涌出。

      3、远离断层如果断层另一侧强含水位置很高,巷道水平穿越有困难,这就应该提早抬高巷道标高,从远离含水曾的高处穿越断层。如果巷道掘进方向与断层走向平行,而另一册有强含水曾,此时应确定安全距离,并每隔一定距离垂直巷道探测断层位置,随之调整巷道位置,避免巷道掘入或接近另一盘的强含水层。

      4、避开陷落柱对防水而言,陷落柱是个危险体,遇到含水陷落柱十分危险。目前,我们的办法只有远离它。对于深部的采掘工作面我们采用物探仪器——无线电透视仪大面积进行煤层透视,发现陷落柱存在,则应避开另选安全地方生产。

      此外,还应该十分注意或避开大面积底板岩层破坏地段,诸多小断层交叉或交汇地段等可能出水的地方。

      带压开采是防治水的一种方法。实质上就是利用隔水层的隔水性能,带着水压进行开采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是不修建防治水工程,就可以预测出许多带压开采的安全区,并顺利地把煤炭开采出俩。我国的许多煤矿,煤层底板下有丰富的高压地下水,因此,带压开采具有实用价值。

      比如,某一个煤层,它的下部有一个强承压含水层,煤层未开采之前,含水层中水的压力压向上方;当含水层上部的煤层采空之后,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如果含水层的顶板隔水层抵挡不住下部的强大压力,隔水层就要变形,产生底鼓,随之出现裂缝,造成工作面底板出水。如果通过预测得知,煤层底板隔水层能抵挡住下部含水层的强大压力,水不能从煤层底板突出,然后把煤炭安全地采出来,带压开采便算成功了。

      带压开采能否成功,决定于三个因素:

      1、承压含水层压力的大小及水量的多少;

      2、隔水层厚度及岩层强度,被开采煤层与含水层间的距离越大,出水可能性越小;

      3、开采地区地质构造及采煤活动对隔水层的破坏情况,隔水层如果是完整的,断层、裂隙不发育,那么高压水突出的可能性就小。

      在带压采煤工作时,放顶工作要快,控顶距越小越好,以便减小地压;工作面内不准丢煤柱,也不要残留木垛、点柱等支撑物;注意底板变化,如有异常应停止采煤和放顶;保持排水设备完好;现场所有人员必须熟悉避灾路线。

      第十二课 疏干降压防突水 注浆堵水也有效

      随着矿井向深部开采,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越来越大。当在高水压条件下带压开采不能实现时,为了预防承压水突然涌出,就要对含水层采取疏干或降压措施。

      疏干,就是把含水层中的水位降到生产工作面标高以下,这样,工作面生产就不再受承压水的威胁了。可是,疏干采煤只有在含水层水量较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有些含水层水量很大,对这样的含水层强行疏干,会加大排水量,甚至根本无法疏干。对水量大的含水层可以采用少量放水,适当降低水位的办法,使水位保持在工作面以上一定的高度,即使工作面能正常回采,又不致使水突破煤层底版。这样的采煤方法就叫作降压采煤法。

      降压采煤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工作,它要研究隔水层厚度、强度、节理裂隙情况,矿山压力对隔水层的破坏情况,还要研究含水层降压的可能性。只有这些条件都能满足采煤要求时,降压采煤才能实现。

      打钻放水是降压采煤常用的方法,可以在一个地点集中打钻放水,也可以分散在多水平、多巷道大范围打钻放水。除放水孔以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观测孔,以便了解和控制水压。

      降压采煤有时也可能发生突水,所以除了保证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外,采用将压方法采煤的工作面,采煤时也要注意及时放顶,减少控顶距,防止底版出水。放水孔打开之后就不要随意关闭。工作面上下出口一定要保持通畅。当工作面发现出水征兆时,应停止推进,及时汇报,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注浆堵水是防止矿井涌水而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国用注浆法与地下水作斗争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方法简便,效果较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注浆堵水,就是把配制好的浆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或化学浆液),用注浆泵压入地层空隙中,使浆液扩散、凝固、硬化,起到堵、截补给水源的作用。目前,注浆应用在以下几方面:井筒注浆井筒常要通过一个或几个含水层,含水层的水就会进入井筒,给建井带来困难和危害。为此,在井筒开凿之前先从地面打钻孔,对含水层进行预先注浆;或者在井同掘进工作面距含水层一定距离的地方停止掘进,从工作面预先进行注浆。这样,就在井筒四周造成一道隔水屏障,使井筒能安全、顺利地通过含水层。土国井筒已凿砌完毕而井壁漏水,也可以对井壁进行注浆堵水。

      巷道堵漏为减少矿井涌水量,对煤矿井下大量存在的小出水点也要进行封堵。这些出水点水压、水量不大,可以用打入简单注浆管的办法解决。做法是:用短而细的水管一根,其外侧螺旋状焊上铅条,裹以粗麻后用力打入钻好的小孔内,用高压注浆泵向孔内注如水泥浆,直到出水点停止出水为止。这种办法对一些大的硐室、大交叉点、砌券巷道等处的淋水、漏水都很有效。

      帷幕截流有的煤矿为了减少矿井涌水量,采用帷幕截流注浆法建造一个隔水墙,切断水源的补给通路,把水拦截在井田之外。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农电安全管理讲座(七)——人员管理

    下一篇:矿井水害安全知识讲座(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