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建筑内燃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消防

来源:转载2023/2/8 17:34:23

浏览:(108)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建筑内燃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 消防 ,来自安全措施。

        燃气是最好地城市清洁能源,用作生产、生活燃料具备使用方便、快捷、压力稳定、清洁环保的优点,很受广大用户欢迎。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管理出现漏洞很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严重的直接威协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燃气的种类主要有煤气、天燃气、液化石油气等,目前居民普遍使用的有天燃气和液化石油气两种,笔者就两种燃气的安全使用和火灾预防进行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
      1、燃气的特性
      1.1、天燃气特性,天燃气是由油田伴生或天燃油气井生产充装使用,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的气体,主要成份是甲烷等,每标准立方米热值为9100千卡,正常情况比空气轻,其比重为空气的0.58—0.62倍,每立方米天燃气完全燃烧需要9.5立方米的空气。在封闭的空间内,天燃气混合易发生燃烧、爆炸,其爆炸极限为5%—15%,因此气体一旦泄露将向上部空间扩散,如通风不良,遇火源立即发生爆炸燃烧。为防止泄露后能及时被人们发觉,日常燃气输配部门在天然气中加入一种特殊臭味剂。
      1.2、液化石油气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是从油气田和石油炼制过程中获得的轻组分,是饱和的和不饱和烃类混合物,组分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其本身有一种臭味,使用中具有气液两相性质,气态相对密度是空气的1.5—2倍,液态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挥发,1升液态气挥发可变成250升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燃烧1立方液化气需空气25立方,燃烧温度为400—530℃,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2%—9%。因为比空气重,如果液化气发生泄露,气化后的气体往底洼处扩散流动,并易积聚在低洼处,一旦到达到爆炸浓度遇火源即发生燃烧爆炸。
      以上两种气体不但具有易燃易炸性质,如果在通风不良情况下形成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还容易使用人中毒,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和处理泄露事故,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典型案例
      2.1、2004年1月29日乌市碱泉街新疆雪峰灭火器材公司一户住宅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爆炸当场造成男主人被烧伤,室内物品破坏严重,厨房阳台和卫生间简易隔墙损坏倒塌,室内顶部局部有燃烧现象,烟熏痕迹呈上重下轻。爆炸还造成周围邻居20余户房间的门、窗玻璃、地板砖不同程度受损。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房主未将天然气炉灶供气胶管连接牢固(接头未加铁箍且松动),使用炉灶后又未将管道气阀关闭导致泄露,房主夜间起床用打火机点烟时发生爆炸。
      2.2、2004年2月5日,乌市幸福路新天房产公司出租的小意思餐厅发生液化气泄露爆炸事故,爆炸将餐厅后堂内及前厅的门窗玻璃全部毁坏,后堂部分厨房设施及食品调味品被烧毁,并导致在场的3名员工面部和手被烧伤。经调查火灾原因由于后堂员工将钢瓶内使用剩余的液化气置换到另一只钢瓶中时(两罐倒立,用软管将出气口相接靠压力差置换),在置换到第三只钢瓶时,泄露的液化气体遇旁边正燃着的炉灶火发生爆炸引起火灾。
      3、建筑内燃气起火爆炸的成因
      3.1、 操作使用不当所致。主要有误操作,点火和开阀不连贯,间隔时间长导致爆燃;点燃炉灶后无人看管,刮风吹灭或煮饭溢出将火苗熄灭形成泄露;使用完炉灶后不及时关闭灶前管(罐)阀或灶阀;擅自改造灶具造成气密性不可靠也可能导致泄露;使用液化气罐向打火机内充气发生泄露;天然气、液化气两种气体混合使用操作失误或在燃气灶旁边使用明火炉;液化气钢瓶更换气瓶时连接口密封垫脱落导致泄露;燃气灶连接胶管不符合要求或接头连接不牢、不加装铁箍;违章进行多罐相互导气、倾倒残液或将钢瓶倒置加温烘烤;违章向钢瓶内充装气体;私自拆装改装管道、阀门等,
      3.2、燃气灶具及供气管、阀门系统老化导致泄露。主要有:灶具使用年久失修,开关损坏起不到关闭作用导微漏现象;灶前连接软管长期受高温作用、油污腐蚀严重老化损坏;进入室内的供气管、计量表、阀门等老化产生泄露;液化气钢瓶瓶体及安全阀接头胶垫老化,阀门老化损坏产生泄露。
      3.3、灶具、钢瓶、管道等供气系统元件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泄露。主要有:燃气灶具及管道阀门、安全阀、储气钢瓶,计量表、报警器等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导致泄露;购买假冒伪劣的不合格元件,由于密闭性差导致泄露;使用不合格钢瓶或超期未检及检验报废的钢瓶、阀门等。
      3.4、设施安装及室内装修不当所致。主要有:厨房内和炉灶周围采用大量木制材料、塑料、化纤针织等可燃物装饰装修,一旦起火容易蔓延;装修时将燃气管道、阀门、仪表、钢瓶封闭在箱柜内,导致通风不良积聚气体;未装可燃气体报警及紧急切断装置,气体泄露未及时发现;钢瓶或管道、阀门设置位置不当,长时间受高温烘烤或火源作用导致泄露和爆燃;厨房过于密闭或放置钢瓶的场所通风不良,泄露气体聚集不易扩散;施工安装供气管道在穿越墙壁时,孔洞未进行封堵,管道外未加装护管保护,有的经常拉动磨损易发生泄露。
      3.5、由于家庭矛盾、精神失常、偷盗破坏等人为因素打开气阀、损坏供气管道造成的泄露。
      3.6、气体泄露后导致燃烧爆炸的火源种类:
      3.6.1、明火源。如炉灶火、烟囱火星、吸烟火源、烧香、点蜡、燃放鞭炮等其他明火源。
      3.6.2、电气火花。如操作电源开关火花、电线短路火花、线路接触不良火花,电器故障打火、漏电静电火花、冰箱启动开关、电话机振铃、手机、BP机等工作时产生火花。
      3.6.3、大功率用电器热源。如电热炉、电加热器、电暖器、灯泡炸裂、高温烘烤设备等其他高温热源。
      3.6.4、交通工具火源。如车辆排气管火星、发动机高压线火花、高温的发动机、车厢内火源、车辆漏油遇电路打火燃烧、线路故障打火燃烧以及车辆其他部位火源热源。
      3.4.5、金属碰撞火花。金属与金属碰撞火花、金属与其他硬物碰撞产生火花,施工挖掘管道产生火花。
      3.6.6、电焊、气割气焊以及其他火源因素。
      4.预防措施
      4.1、广大市民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使用炉灶一定要有人监护,用完及时关闭阀门,定期检查是否有泄露。
      4.2、对长时间使用造成老化的配件及时更换,特别是钢瓶和安全阀,胶管等应及时检查维修保养,并且设置位置要远离火源。不要带故障进行使用,发现故障及时断掉气源,并聘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4.3、不要违章操作,擅自安装、改造炉具、管道等。或者私自倒罐、充气,同时使用时注意采用合格产品,不要图省事、省钱使用不合格产品。同时使用瓶装气时要远离热源和明火源。
      4.4、不论是使用液化气还是天然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安装燃气报警器和紧急切断阀,发生事故时要及时关阀断气,及时撤离事故地带并断绝周围一切火源电源,在非泄漏区内拨打报警电话。
      4.5、施工单位及主管单位严格施工安装,坚决把好施工质量关,主管行业经常性检查,广泛宣传安全使用常识,避免违章现象发生。
      燃气使用逐步普及,事故的防范工作更加重要,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坚决遏制燃气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收藏

    评论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电气线路火灾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 消防

    下一篇:浅谈港口电气火灾的成因及其预防 - 消防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