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探索中国ITS发展之路 - 交通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3

浏览:(8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探索中国ITS发展之路 - 交通 ,来自安全措施。

      ITS的产生是道路建设与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对道路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运输在形式、观念和效果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将促进交通运输的安全、环保和高效。如果说因特网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那么智能交通将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
      开端良好尚需加油我国是一个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和应用的关系,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如何使眼前的方案和利益不影响将来的整体利益,是我国发展ITS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ITS的发展是靠应用来促进的。“九五”期间,我国各行业和中心城市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发展和国家项目的支持,进行了一系列的ITS开发和应用工作。
      目前,我国在高速公路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的建设中都大力引入ITS的有关理念。特别是在收费系统的建设中,交通部紧紧抓住公路收费这个政府和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以联网收费为突破口,出台了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保证了大范围内的统一和兼容。在ITS的服务领域中,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是最先开始应用的领域之一。鉴于ETC在我国的需求,交通部联合多个省厅开始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
      “九五”期间,为配合ITS的开发,交通部还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GPS定位与导驶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的研究等一系列项目,为今后ITS的开发和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从1998年开始建设新的交通控制指挥中心,北京二、三环路电视监视系统,警车GPS指挥调度系统以及122报警服务系统。这些工程在1999年9月底初步建成,投入使用后收到良好效果,提高了北京交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上海、广州、大连、济南、厦门和青岛等城市也进行了城市交通指挥控制系统的建设。在此期间,公安部也安排了交通管理指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用电子信息技术改进公交系统的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服务领域之一。“九五”期间,北京、上海、杭州和青岛等城市开始小规模地在公交车上安装GPS装置,试验有车辆定位功能的调度系统,相当一批城市在公交车上实施了IC卡付费系统。
      以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为龙头,水运和公路运输开展了与智能运输系统相关的重大项目研究,例如国际集装箱运输电子数据交换和运作系统和示范工程、公路设计计算机辅助集成系统的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公路管理中的集成应用、快速货运系统的开发、货运交易信息系统的开发与推广等。这些项目的开发成功地提高了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管理的水平,是进一步开发智能型运输系统的良好开端。
      在“九五”末期,国内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开始注意到ITS的发展和市场前景,开始研制一些产品:如车载导航器、视频车辆识别设备、自动收费设备等。近两年来,国内一些著名的IT公司和工程公司也因为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川、重庆等地ITS项目的不断上马,开始倾注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ITS相关工程应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这些迹象表明,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开始逐渐升温。可以说,“九五”的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开发和市场开拓已为智能交通系统在“十五”期间的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坚实基础。但各地还局限于单项的开发应用或者是单项技术的局部应用,非常需要在“十五”期间开展多个系统的集成应用和跨地区应用。
      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为适应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对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大城市旅客运输、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五大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根据国家的总体规划,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将遵循“结合国情,突出重点,攻克关键,培育市场,支持产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交通管理、运营智能化、系统集成和人—车—路协调整合为切入点,依托部门及地方的资源与力量,通过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建设和示范应用,重点攻克交通智能控制、集成信息服务、专用短程通信、标准规范和智能车路等关键技术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为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奠定基础,促进中国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尽管ITS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仍需努力建设并提高其基础设施水平,在随后的一二十年间,道路运输的发展主要依靠增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然而ITS是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同步协调发展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ITS,以便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轻环境影响。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运输体系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和灵活运作的基础上。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将为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带来一次重大的变革,智能交通系统必将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链接
      ITS发展的重点内容为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长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共用基础技术开发将聚焦以下几个方面:智能交通系统评估方法和技术、快速道路通行能力的研究、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海量交通数据管理和挖掘技术等。
      在8至10个城市和1至2条高速公路完成“城市交通智能指挥控制、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及诱导系统”,“城市ITS系统集成和应用”,“高速公路综合管理系统”,“跨省市旅客运输”等四项ITS(综合性)示范工程,重点开发智能化交通管理和运营技术、交通诱导和监视技术、集成信息服务、紧急事件自动识别技术,检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效果。
      为配合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在北京进行智能交通奥运专项,重点示范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和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此专项的实施将为奥运交通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经验。
      在“十五”期间,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与交通运输相关的各项支持保障系统将在适应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和行业管理的需要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智能交通系统的各个服务领域将取得明显进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面临更加良好的市场及政策机遇。(作者系全国ITS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收藏

    评论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对于交通管理的一点思考 - 交通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交通安全 - 交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