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一通三防”安全知识 - 矿山

来源:转载2023/2/8 17:34:13

浏览:(82)  评论:(0

  • 摘要
  • 职业病网介绍-“一通三防”安全知识 - 矿山 ,来自安全措施。

      一、爱护通风设施、搞好“一通三防”工作

      在井下不但工作人员要呼吸新鲜风流中的氧气,而且从煤岩中散放出来的有害气体和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都需要新鲜风流来冲淡、吹散、排出。新鲜风流还起着调节温度、湿度和改善劳动环境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矿井通风。

      井下所需的新鲜风流是靠安装在井上、下的扇风机输送的。为了顺利地把新鲜风流按不同需要分别送到各个地点,井下很多巷道设置了风墙、风门和风障,对废弃不用的巷道进行密闭,在有的巷道里还装设了调节风窗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通风设施,矿井通风就是利用这些设施来实现的。

    矿井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搞好矿井通风不仅仅是通风部门的事,也是井下每个职工应尽的责任。因此要求人井人员必须做到:

      1.爱护井下通风设施,不得损坏、随便移动和拆除。

      2.每次通过风门后,一定要随手把风门关好。切不可把邻近的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否则,将会造成风流短路,使工作面得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造成有害气体聚积超限。

      3.局扇要指定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不准随便开关。

      4.在巷道里架棚、推车或搬运材料设备时,不要挂坏风筒,看到风筒有损坏要及时报告以便粘补。

      5.开动着的局扇风叶转动很快,不要把手、木棒等杂物塞进去。

      6.一旦风机停转,盲巷内人员要自动停止工作,并撤离工作面,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中去。

      二、矿主要有害气体危害:

    名称

    危 害

    聚集地点

    产生原因

    一氧化碳(CO)

    使人中毒,含量达13至75%时会爆炸,中毒反应是耳鸣、头晕、心跳、四肢无力、呕吐、感觉迟钝等。

    均匀散布在空气之中

    爆破、火灾、煤尘瓦斯爆炸

    H2S

    (硫化氢)

    有强烈毒性,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眼、鼻、喉的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能燃烧和爆炸。

    无色、微甜有鸡蛋气味,易溶于水,常混合在老空积水中

    坑木腐蚀,含硫矿物遇水分解

    N02

    二氧化氮

    易溶于水形成硝酸,有剧毒。

    井下放炮

    沼气

    CHa

    会燃烧和爆炸,使空气中氧含量相对降低,发生窒息事故及瓦斯突出。

    多积存在巷道上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

    成煤时期生成

    C02

    二氧化碳

    略带酸味,对人的呼吸有刺激作用,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含量形成窒息事故,发生瓦斯突出。

    多积存在巷道下部

    煤和坑木氧化,爆破工作,人的呼吸或从煤岩中涌出,火灾、瓦斯煤尘爆炸。

      三、井下瓦斯超限的一些规定:
      采区回风道,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沼气浓度达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沼气浓度达1%时,必须停止用电煤钻打眼,放炮地点20米以内风流中沼气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运转,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内、在体积大于0.5米3的空间中,局部积聚沼气浓度达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直至沼气浓度低于l%以下时,方能开动机器工作。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处理。
      四、有关防止瓦斯事故的一些知识
      1.严禁带烟火,穿化纤衣服入井;
      2.严禁机电设备、放炮器、放炮母线、电缆失爆;
      3.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制度,严禁反向爆破;
      4.严禁人员进入盲巷或栅栏内;
      5.采空区、盲巷必须及时密闭;
      6.加强巷道通风,保证扇风机经常运转和有足够风量;局扇风筒出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得超过5米。
      7.巷道贯通必须先行检查工作面及贯通点的瓦斯,只有瓦斯不超过限度才准通电放炮。
      8.通过风门必须随开随关,保证各用风地点有足够的风量稀释瓦斯浓度。
      9.除按以上8条执行外,还必须按沼气超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利于保存瓦斯的煤岩层部位
      煤岩层(封密性好的)断层附近、煤层尖交汇处,、煤岩倾角急变部位、井田边界附近,在井巷开掘到这些利于瓦斯保存的地点,所有职工应该更加注意,预防瓦斯事故,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有关部门处理。
      六、发生外因火灾的原因
      矿井外因火灾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违反规章制度,工作不慎,工作方法不当引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明火引起火灾:如在井下抽烟、烧焊、使用电炉、使用灯泡取暖,将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
      2.电火花引起火灾: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不良,保护装置失灵等,出现火花或电缆短路着火。
      3.违章放炮引起火灾:如使用变质炸药、放糊炮、放明炮;或因炮眼深度不够、封泥量不足而放炮出现明火。
      4.机械摩擦和撞击引起火灾:如皮带机打滑,斜井跑车摩擦起火,采煤机截齿碰打煤层中的夹石及黄铁矿结核等出现火花。
      5.瓦斯、煤尘爆炸出现再生火源引起火灾。
      七、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消防并举”是矿井防火工作的原则。《煤矿安全规程》第197条和第208条对矿井外因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灭火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
      2.井下和硐室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
      3.放炮要用安全炸药,炮眼的装药量和炮泥量要符合规定,禁止明电照明、明火放炮、放糊炮、不封泡泥放炮。
      4.采用不延燃性电缆、阻燃运输皮带、阻燃胶质导风筒等。
      5.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平峒、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口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等,都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或开凿在岩层内。
      6.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安设防火门。
      7.为了有效地迅速扑灭矿井火灾,每个矿井必须在井口附近100米以内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应设置消防材料库,储备消防器材,材料和工具必须满足矿井灭火的需要。
      8.每个矿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开采下部水平的矿井,除地面消防水池外也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作消防水池。井下各主要巷道中应铺设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离设消防水龙头。
      9.井下配电硐室、炸药库要按相应灭火要求,配备相应灭火物品备用。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煤矿易发事故的十种规律和导致“三违"的七种因素 - 矿山

    下一篇:煤矿创伤急救方法 - 矿山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