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毒性反应、毒物

来源:职业病网2019/11/25 16:32:58

浏览:(1063)  评论:(0

  • 摘要
  • 毒性系指化学物质损害机体的能力。在实际情况下,关键因素不是物质的固有毒性,而是使用时所伴发的危险性或危害性。

      毒性(Toxicity)

      

      毒性系指化学物质损害机体的能力。在实际情况下,关键因素不是物质的固有毒性,而是使用时所伴发的危险性或危害性。危险性系指物质在使用的特定条件下所致危害的几率。安全性与危险性相反,是在特定条件下不产生危害的概率。

      毒性反应

      毒性通常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或亚慢性及慢性毒性,主要取决于染毒期限。毒性试验目的是确定无害作用水平和毒性作用水平,弄清毒性类型,确定产生毒性的靶器官或靶系统,得出所见毒性效应的剂量一反应关系,为安全使用化学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毒性反应(Toxic response)

      

      毒性作用是一种由毒物引起的可见的损害或用一种测试方法可以检出其行为或功能上的减退。机体对外源性化学物有多方面的反应或毒作用,其反应类型取决于诸多因素。虽然对外源性化合物的许多毒效应都有生化变化基础,但其效应的表现十分不同。大致可分为:1.直接毒作用;2.药理效应、生理效应或生化效应;3.致癌作用;4.免疫毒性;5.致突变作用;6.致畸作用。

      

      毒物所致直接作用常可引起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这取决于受损器官的修复能力。虽然任何器官或组织都有可能作为毒物的靶器官,但是某种化合物往往损害特的器官。因此,某些器官对某类毒物甚为敏感,这类器官通称靶器官,成为靶器官的原因可能由于血液的供应,某些特殊酶或生化过程,器官或部位方面的特点,对化学性损害易感及其修复能力较差,而且还有特殊的吸收系统,对该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毒化(活化)/失活系统的平衡失调以及与特殊生物大分子的结合能力较强等因素。

      

      毒物(Toxicant,poison)

      

      凡少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者,称为毒物。对于毒物的定义,认识很不一致。总的来说,一个是剂量的概念,通常指相对小量;另一个是对生物体的作用方式,要排除单纯的物理作用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有人认为“物质本身不是毒物,但在剂量上可使一种物成为毒物”。因此提出,凡一种物质在使用中可致有害作用的,均可称为毒物。所谓毒物也是相对的,如治疗药物超过一定剂量时便可造成中毒,而剧毒物质,有的也可用于治疗。


      文献下载:毒性反应.docx

      相关阅读:钨及其职业危害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钨及其职业危害

    下一篇:毒物代谢动力学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