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放射病与放射病的出血

来源:职业病网2020/4/21 14:05:37

浏览:(684)  评论:(0

  • 摘要
  •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放射病

      

      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放射病和慢性放射病。急性放射病是指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受照射剂量大小、基本病变及临床表现,急性放射病可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其中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又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种程度。慢性放射病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或间歇多次受到超过剂量限值的电离辐射作用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又分为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和慢性内照射放射病。慢性外照射放射病,主要由X射线、Y射线及中子流引起;慢性内照射放射病是由于放射性核素长期超量蓄积在体内而引起。

      blob.png

      放射病的出血

      

      在急性放射病极期,一般均见有广泛而明显的出血。由于这种出血常直接导致病人死亡;且出血灶常为细菌感染提供适宜环境,从而使感染和出血互相加重,加上目前这种放射病的出血尚无高效治疗药物,故防治放射病的出血十分重要。

      

      放射病出血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如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降低、血管壁的放射损伤和凝血过程障碍等都是引起出血的重要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则是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和功能的降低。血小板第三因子的减少可使正常凝血过程受阻;而且无足够数量的血小板,也不能保持血管壁通透性和坚韧性出现异常,并使血管壁收缩力减弱,从而阻碍止血。血小板输注是防治放射病出血的有效措施。

      

      出血的部位以皮肤、粘膜、体腔、造血器官和内脏,如胃肠、肺、脑和心等为多见,其严重程度与受照射剂量成正比。出血广泛而严重者可加重放射病情,生命的重要器官如脑、心、肾上腺等出血,即使量不大,也可造成致命的结局

      

      慢性放射病的晚期,也可见有明显的出血。


      文献下载:放射病与放射病的出血.docx

      相关阅读:放射复合伤与放射损伤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放射复合伤与放射损伤

    下一篇:放射病感染并发症与放射致敏剂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