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中元天

文章详情

诱突变指数与荧光原位杂交

来源:职业病网2020/4/3 14:33:12

浏览:(529)  评论:(0

  • 摘要
  • 化学物诱突变强弱的一个参考指标。诱突变指数是以总着床数写分母,早期死亡胚胎数(包括吸收胚胎)加上晚期死亡胚胎数与分子的百分率

      诱突变指数

      

      化学物诱突变强弱的一个参考指标。诱突变指数是以总着床数写分母,早期死亡胚胎数(包括吸收胚胎)加上晚期死亡胚胎数与分子的百分率:

      

      诱变指数(MI)=早期死亡胚胎数(含吸收胚胎+晚期死亡胚胎数)×100/总着床数

      

      一般认为诱变指数高者,其诱变作用亦较强。对显性致死突变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可计算诱突变指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但目前认为诱突变指数存在一定缺点,因为此指数是以总着床数为基础,而总着床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母体感染即可影响着床数。所以有学者主张以受孕雌性动物为基础来计算每一受孕雌性动物的早期死亡胚胎数,即早期死亡胚胎数/受孕雌性动物数之比。

      blob.png

      荧光原位杂交

      

      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之一。目的使我们能从基因水平深入了解职业病发病机制,特别为基因突变致癌的机理提供可靠数据,在职业性肺病和职业肺部肿瘤的研究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


      文献下载:诱突变指数与荧光原位杂交.docx

      相关阅读:侵袭与诱突变物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侵袭与诱突变物

    下一篇:显性致突变实验与氡及其子体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