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高温作业慎防中暑佰佰教您如何避免中暑

来源:2021/2/7 11:44:29

浏览:(469)  评论:(0

  • 摘要
  • 入夏以来,中国许多气温持续上升,北京在7月份经历了近40度的高温烧烤。这样的高温容易引起中暑,特别是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会危害人身安全,引起劳动安全事故。那么,如何避免高温作业中暑呢?职业病网络为你解答。

      入夏以来,中国许多气温持续上升,北京在7月份经历了近40度的高温烧烤。这样的高温容易引起中暑,特别是在高温下工作的人,会危害人身安全,引起劳动安全事故。那么,如何避免高温作业中暑呢?职业病网络为你解答。


      一、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热平衡和水盐代谢障碍等引起的急性热病。中暑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劳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无热适应,身体虚弱等。根据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史及体温升高、肌肉抽搐、晕厥等临床症状表现,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可诊断职业性中暑。


      轻度中暑时,作业人员出现①头晕、胸闷、心悸、颜色红、皮肤灼热②呼吸和循环衰竭的初期症状,如大量出汗、颜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弱③肛门温度上升到38.5℃以上等临床症状。


      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可诊断为重度中暑。


      热射病: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失衡。临床特点是突发疾病,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然后无汗,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死亡率非常高。


      热痉挛: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度丢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伴有收缩疼痛。痉挛多见于四肢肌肉和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腓肠肌最多。痉挛是对称的,有时发作,有时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正常。


      热衰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内脏血管收缩和血容增加,不足的代价导致脑暂时供血减少昏厥。一般发病迅速,首先有头晕、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暂时下降、晕厥等症状。体温稍高或不高。休息一会儿就会醒来。


    职业病5.png


      二、什么是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出规定限值的作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公开的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的天气。气温以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表为基准。


      高温天气作业是指使用者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工人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三、高温作业防暑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设计技术流程,改善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合理配置热源,尽量将热源配置在现场外的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时,配置在天窗下的通风为主的自然通风时,配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的热源采取绝热措施的工作场所容易冷却等。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通风冷却,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空调设施。


      2.保健措施:①供给高温作业人员含盐饮料和营养补充,每人每天含盐饮料3~5升,饮料含盐量为0.15%~0.2%比较好。②加强个人防护,为高温作业人员配备高温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鞋盖、腿护等。对于辐射强度较大的高温作业工人,应提供耐燃、导热系数较小的白色工作服。短时间在高温场所作业可穿冰背心(如消防员)。③加强医疗防控工作,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排除职业禁忌症。④组织措施: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高温作业标准。在炎热的季节,合理调整休息时间,加强交替作业,保证高温作业人员在夏天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四、中暑治疗:


      轻度中暑:患者迅速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重度中暑:热射病:降低体温,维持循环呼吸系统功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障碍。热抽搐: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滴入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热衰竭:转移通风阴凉处,口服含盐饮料,对症治疗。


      更多劳动安全知识请关注本安全网安全常识频道。

    标签:
    高温职业病体检 职业病中暑 中暑是职业病吗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高温作业危害防护知识卡

    分享到: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